(3)利用校园多媒体网络和各种影响资料进行宣传和介绍,与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交流。
(4)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计划,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校园艺术生活,突出活动广泛化、故事化、体验化、兴趣化的特点,在学生中介绍__地方戏-周姑子戏、剪纸、书画、对联、过门钱子、武术等,让学生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热爱经典。
3、推行孝信雅行教育活动
(1)以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帮助学生认识传统、弘扬传统,增进对祖国、家乡和他人的情感。
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
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以雅为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以“礼仪、礼貌、礼节”为主要内容,开展文明礼仪演讲比赛活动,时间大约在11月中旬,通过演讲比赛培养学生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一致的礼仪规范。
(3)以信为本,开展诚信教育。
以发扬诚信倡议、讲述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入学生家庭,并广泛开展“争做诚信少年”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美德。
4、积极开展特长教育,推进艺术素养培育工程。
(1)我校大力开展艺体活动,弘扬武术,强身健体,同时激发学生正确的人生理想,挖掘他们潜在的才能,培养他们在文化、艺术、体育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2)展示开展好特长教育活动。通过开设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剪纸、地方戏-周姑子戏、舞蹈等特长教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所长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5、积极开展校园品位创建工程。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完善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利用板报、橱窗宣传校园文化,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厚氛围。
六、保障措施
1、进一步提高认识
首先,莒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进入校园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传统文化的灵魂和精神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体而言,传统文化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首先,它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其次,它可以养成良好品德,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其核心内容就是教育人、塑造人;再次,它可以指导人生实践。中国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国人人生经验的总结,对后人具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
第三,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教育和导向的功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积淀,它包含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精华。在校园文化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并有意识地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可以使师生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兼容并包、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和优秀民族精神,如“仁、义、礼、智、信”等,对于学生以史为鉴、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的内容、表达方式以及在校园中形成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学生具有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和“滴水穿石”的力量。
第四,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小学生和教师的人格塑造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重义轻利、天人合一、修己安人、贵和尚中、忧国忧民等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重建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思想资料,也是校园德育建设的丰富资源。传统文化中完备的德育内容和理论,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都是道德教育的首要内容。
第四、开展教研活动
各学校要将学习经典作为校本教研的内容之一,组织教师对经典原著进行研究,对理解有歧义的部分进行研究,对教法和学法进行研究,以增强教师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和研究能力。使国学教育更加符合本校教育工作的实际。
第五、拓宽活动渠道
我们要围绕学习传统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要与读书、书法、绘画、歌咏、板报、校园剧、辩论、竞赛等活动结合起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以上是关于__二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方案。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我们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推进特色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学校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报告5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中华民族的祖先凭借着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断,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已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的理论支持。我校在过去的三年里,始终将这项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之一,通过创新教育活动的形式,丰富教育活动的内容,使中华传统文化活动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
首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宣传活动的意义。学校领导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率先垂范。通过教师例会、教研会等形式,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传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教师利用班会、诵读课等机会,向学生明确指出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的益处。校园内悬挂的传统文化宣传板画,孔子雕像的矗立,以及走廊和教室里的名言警句等,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巨大影响。学校还通过校园网站和校报等媒体及时报道开展的相关活动,扩大了传播的影响力。
其次,制定相关制度,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全体班主任和相关科室负责人、部分语文教师为主要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和指导,人员分工明确,活动方案得到良好的起草。教务科负责诵读课程的安排和落实,学生科和职教科负责对诵读情况的督查和组织诵读比赛,语文教师负责安排学习内容并进行专题讲座,学生科负责整理和归档所有资料。
此外,学校还成立了传统文化大讲堂专业团队。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内容非常广泛,因此需要精心选择和安排讲授的内容。学校充分利用语文教师的专业优势和老师们丰富的阅历,组建了传统文化大讲堂讲师团。讲师团成员根据宣讲内容和个人特点,各司其职,通过查找资料并认真组织,为全校师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讲学,帮助他们快速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为个人修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外,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学校还制定了落实活动方案。明确的活动目标是通过经典诵读和传统文化讲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学校灵活安排诵读时间,利用每天上午早读前10分钟和每天中午上课前10分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由语文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诵读,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学校还组织了各班级的诵读比赛,通过比赛来检验诵读效果,并举行颁奖典礼以表彰获奖学生。此外,学校还开展了书法、太极、手工艺等活动,以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体验。
经过这些努力,学校取得了一些成果。首先,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学校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其次,经典古诗文的诵读和学习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提高了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此外,通过诵读和讲学活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得到了提高,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同时,活动的开展也提升了教师的文化底蕴和职业道德操守。
尽管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但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传统文化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定会取得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