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具体措施:
(一)继续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1、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耐心的谈话,直到行之有效。
2、多了解关心学生,努力开导学生,尽力做好心理专家和引导者的角色。
3、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家访,及时与家长交流情况,统一思想。
4、对一些要求上进的学生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再上一个台阶。
(二)常规工作:
1、落实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积极开展各项评比活动,形成比学赶帮的风气,鼓励学生争做石油“当月之星”。
2、适当调整班干部组织,每半个月举行一次班干部会议并做好记录。鼓励班干部积极主动并创造性地处理班内事务,培养工作能力。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
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使他们走近社会,了解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和为人民服务意识。
(三)学风建设:
1、经常与各门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情况,做好协调工作。
2、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3、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利用班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知识竞赛,读书交流会,辩论会等。
4、加强学生早中晚及可与时间等时段的自主管理。
幼儿园大班德育教育工作计划精选7
首先,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渗透意识,将德育因素贯穿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各个环节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不仅要注重给孩子发展智力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学习科学的技能和方法,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可以使整个认知过程积极向上,缺乏情绪色彩的认知是枯燥无味的,而缺乏良好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失败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在掌握学科教育要求的同时,教师还要熟悉和理解德育教学大纲的精神实质,使其目标和要求能够贯彻到每个学期、每个月、每一天和各种活动的具体计划中,并根据这些要求设计活动,安排环境,确保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
其次,我们要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幼儿爱模仿是他们的一个年龄特征,经常会听到他们为自己的言行找借口。因此,除了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外,我们还要注重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教师们要成为幼儿的榜样,包括整个幼儿园教职工的集体团结协作,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幼儿的善行善举。
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用爱和亲情去爱每一个孩子,尊重班里那些调皮捣蛋、能力显露晚、胆小懦弱的孩子的要求和心理。其次,老师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用老师的热情和兴趣激发孩子的快乐情绪。再次,无论要求孩子做什么,教师都要先做,言传身教,给孩子做榜样。
本学期,我们班的幼儿需要达到以下德育目标:
1、对人有礼貌,会使用礼貌用语,会说普通话。
2、能与同伴合作完成工作,合作时不争抢、不排挤,学会谦让。
3、能判断日常事件的对与错,有初步的是非观念。
4、懂得尊重劳动者,尊重长辈,尊重同伴。
5、热爱集体,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6、爱护花草,爱护公共财物,在公共场合不喧哗。
7、参加活动时不怕困难,胜不骄,败不馁。
通过树立强烈的渗透意识和提供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幼儿的德育目标,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幼儿园大班德育教育工作计划精选8
一、指导思想
我们园的德育工作以人为本,以育人为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着力搭建德育工作平台,推进德育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特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组织,实现德育内容系统化、德育形式多样化、德育过程具体化、德育管理制度化,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本学期的德育计划如下:
二、情况分析
通过总结上学期的德育工作情况以及上级领导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进行了相应的整改,使德育工作有效有序地开展。通过结合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我们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孩子,使德育教育更具实效性。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开展幼儿环保教育和道德教育时存在内容重复的问题,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还不够全面。因此,今后我们可以扩宽德育教育活动的领域,例如开展与德育活动相关的拓展体验活动等。
三、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形成良好园风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我们要求教师从师德修养、执教能力、业务水平、教育理念、身心素质五个方面提升综合素质。我们激励全体教职工忠诚于幼儿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自觉遵守师德规范,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和熏陶幼儿。
2.努力营造良好的师幼关系和同事关系,使幼儿园的精神文明水平不断提高。我们深入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我园的《教师师德师风规章制度》,加强教师的理论指导。
3.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开展政治学习,通过学习和宣传,将广大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自觉贯彻的教育方针上来。
(二)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