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工作文档
防震减灾知识专题讲座培训内容6篇
大小:479.04KB 6页 发布时间: 2024-05-11 14:07:46 11.96k 10k

震中距离:在地面上,震中到观测点(如地震台)的距离。

发震时刻:发生地震的时刻。

地震波:发生于震源,并在地球表面或内部传播的弹性波称为震波。地震波包括纵波P和横波S,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大,因此在一次大震发生时,稍远处的人们会先感到上下颠,然后是左右晃。

地震能量:指发生地震时释放出来的弹性波能量。

震级:按一定的微观标准,根据地震图上所记录的最大振幅,考虑到地震波随距离和深度的衰减情况所得到的表示地震大小的量度。

烈度:按一定的宏观标准,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种量度。我国使用十二度烈度表。

震级、烈度、震源深度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相同震级的地震,震源深度越浅,在震中区造成的损失越严重。如20xx年1月10日xx省张北县6.2级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0公里,造成49人死亡、20xx余人受伤,而20xx年4月8日xx省珲春7.0级地震,震源深度达540公里,即使在当地也无明显震感。

至于震级与烈度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发生一次地震,震中烈度最高,破坏最严重,随着与震中区间距离的增加,地震所造成的危害逐渐减轻,即烈度减小。因此,一旦地震发生,马上可由地震台网报出震级,而烈度却要由地震工作者实地调查来圈定。

二、地震的分类

首先,我们按照震动的性质,将地震分为天然地震、人工地震及地脉动。由于对人类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天然地震,因此,我们主要研究天然地震的分类。

1、按成因分:

(1)构造地震:由于地质构造作用使地下岩层错动而破裂所产生的地震。这种地震危害最大,数量也最大,约占全球天然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的冲击或热应力作用所引发的地震。火山地震占全球地震总数的7%。一般说来,火山地震震级均不大,范围也小,只在火山周围的局部地区造成破坏,且深度较浅,主要分布在日本、印度尼西亚及南美等地。

(3)塌陷地震:由于天然的原因,如喀斯特地形、矿坑下陷等,形成了一些地下的空洞,这些空洞塌陷所引起的地震称塌陷地震。

(4)水库诱发地震:在原来较少或者没有发生过地震的地区,由于建筑水库,在开挖、注水或排水过程中,改变了原地区的地应力状况而引发的地震称水库诱发地震。湖北丹江库区、广东新丰江水库、密云水库等都存在这种情况。

2、按震中距离分:

(1)地方震:指震中距离小于100公里的地震;

(2)近震:指震中距离小于1000公里的地震;

(3)远震:指震中距离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

3、按震源深度分:

(1)浅源地震: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天然地震。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均为浅源地震;

(2)中源地震:指震源深度在60公里到300公里之间的地震。

(3)深源地震:指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地震。迄今为止,人类记录到的最深地震是1934年6月29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东的地震,震源深度达720公里。

4、按震级分:

(1)弱震:指震级小于3.0级的地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出来。

(2)有感地震:指震级大于等于3.0级、小于4.5级的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3)中强震: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0级地震。这种地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

(4)强震:指震级等于或大于6.0级的地震。这是可造成较大破坏的地震。人类记录到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南美智利的地震,震级为里氏8.9级。

三、地震的成因

地震的成因主要为断层说,该学说认为岩层在大地构造压力作用下,产生应变,积累大量的应变能,当应变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极限数值时,就会造成岩层的断裂或使原已存在的断裂重新活动,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大部分的能量用于使岩层破裂或断裂移动,小部分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来,产生地震。

四、地震前兆现象

地震前兆异常是地震预报的基础,根据震例经验总结,地震前兆异常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大小动物,惊恐不安。

较强的地震发生之前,在震区的一定的范围内的各种动物都会发生反常的行为叫做动物异常。这是由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了一些对地震非常敏感的器官,如蛇对外界红外线非常灵敏,能够分辨0.1℃变化,狗和猪的嗅觉非常灵敏等。震前在震中区会溢出热量、红外线和各种气体,因此有很多动物对地震有反应。

2、井水升降、翻花打旋。

因为井水与地下构造相连,震前在地应力作用下会产生翻花冒泡打旋等异常现象;此外在断裂面的磨擦下,使岩石中一部分元素溶解于水,因而使水变色为味,如Fe2O3离子能使水变红(铁锈),Fe2O3的离子使水变黑,Cu离子使水变绿等。

3、地裂崩塌、地气地雾。

地裂缝、地气、地雾也是地震宏观前兆之一。由于地岩石断裂应力的作用影响到地表,会在地面上形成较大较多的裂缝,地下岩层中赋存的气体上溢至地表所致。

4、地声隆隆、地光闪闪。

在较大地震发生时,在震源附近的断裂由于磨擦和压电效应而产生声音和火光叫作地声地光。地声较普遍,而地光一般发生在≥5.0级地震的情况下,如唐山地震时,人们看到3—4米高火状地光,持续约10分钟之久。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