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震谣传的特征
“预报”的地震震级很精确,发震时间、地点很具体;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或离奇古怪传说。
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判定是地震谣传:①超过目前预报的实际水平,三要素十分“精确”的所谓地震预报意见。如传闻中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非常具体,甚至发震时间精确到“上午”、“晚上”。
②跨国地震预报。如果传说地震是由外国人预报的,那肯定是谣传,因为这既不符合我国关于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也不符合国际间的约定。
③对地震后果过分渲染的传言。有时,特别是强震发生后常会出现“某个地方将要下陷”“某个地方要遭水淹”等等传言,这种耸人听闻的消息也是不可信的。
2、听到地震谣传怎么办?
①不相信②不传播③及时制止和报告
三、应急避难场所
地震灾害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由于它的突发性,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并可能引发次生灾害以及更为广义的社会灾害。
现代化的大城市,看起来钢筋水泥、铜墙铁壁,实际上,大城市抵御地震的能力是非常脆弱的,而现代工业进程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许多小城镇又不可避免地向城市化发展。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楼林立,人口与产业密集,电力、电信、煤气、供水、热力等生命线系统各种管线地下、地上纵横交错,如果抗震设防标准不够,一旦受地震袭击,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目前人们防震意识薄弱,到处盲目地开发建设,至使城市易损性不断加大。
城市地震灾害风险预测之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建筑物易损性分析、生命线工程易损性分析、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分析等成果,给出了基于人口密度和无家可归者空间分布密度的疏散场地的合理选择与规划,给出基于交通流量和负荷度的应急疏散道路的选择,以提高地震后疏散救援的效率,减少地震时的人员伤亡。通过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①应急避难场所的选择应综合考虑防震减灾土地利用规划的各项因素,应选择场地条件较好,不容易发生地震地质灾害的区域。根据土地利用防震减灾规划,抗震危险区地震时可能发生砂土液化、软土震陷、滑坡、危岩崩塌或者有地震活动断层通过,不适合作为避难场所;抗震有利区域场地条件好,若规划为避难场所,将会造成浪费。因此,适合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只有抗震不利区域。②利用人口损失的震害预测结果,对Ⅶ度、Ⅷ度无家可归、受伤及死亡人口进行分析,得出了Ⅶ度、Ⅷ度时无家可归、受伤及死亡人口分布图。③根据城市地理和人口分布情况完成了应急避难场地的分级,即:临时避难场所和固定避难场所。因此,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
防震减灾知识专题讲座培训内容怎么写6
一、地震的基本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和产生原因。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引起的自然现象,分为原生地震和次生地震。原生地震是由于地壳内部应力累积到一定程度后的突然释放,而次生地震则是由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和工程事故等所致。
二、地震的预警和应急措施
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的速度,通过观测点观测到地震的初始波并及时发出警报,以减轻地震带来的灾害。在培训中,我们需要了解如何通过预警系统判断地震的大小和影响范围,以及采取何种应急措施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三、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防震减灾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需要了解建筑结构的地震烈度指标和抗震性能评价方法,以及如何设计出能够抵抗地震烈度的建筑结构。例如,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遵循“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则,采用弹性设计和塑性设计相结合的方法。
四、应急救援和自救互救知识
应急救援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各种资源对受灾地区进行救援和抢险救灾行动。在培训中,我们需要了解如何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如何进行抢险救灾和现场救治等。此外,我们还需要学习自救互救知识,掌握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和相互救助的方法。
五、心理疏导与恢复重建
地震灾害往往会给人们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因此心理疏导是防震减灾培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培训中,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对受灾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恢复正常生活。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如何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包括重建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资金和物资的筹措与调配以及社会力量的组织和动员等。
六、总结
防震减灾培训内容丰富,不仅包括地震的基本知识,还包括预警和应急措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应急救援和自救互救知识以及心理疏导与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些培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地震的本质和应对方法,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为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防震减灾知识专题讲座培训内容怎么写7
一、地震基本知识
1、地震的发生
(提问)你是否经历过地震?是否从电视上看见过地震?哪么,什么是地震?
地震也叫地动,指岩石圈的天然震动,地壳岩石受到挤压后发生弯曲变形以致于突然断裂错位从而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有人把它形象地比喻为“地球的颤抖”。
这里说的地震,其实指的是自然界常见的构造地震,因自然原因形成的地震还有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另外,由于核试验、炸药爆破等还可以产生人为原因的地震。
古代人不能解释地动的原因,曾认为有四个大象扛着四方形的大地,当大象累了需要换肩膀的时候就发生了地震,也有人认为是上天对人类的惩罚,其实它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进行破除迷信、树立辨正唯物主义观点的思想教育)。
2、震源即地震的源地,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点叫震源,或者说是地下岩层发生断裂错位的地方。
(画图:教师开始画图并与后面的几个概念一起边画图边讲解,并用彩色粉笔区分不同的概念。)
3、震中震源正上方对应地面的点叫震中,震中是地面上距离震源最近的地方,震中、震源和地心能连成一条线,即地球的半径。
震源总是在地下,震中总是在地表上。
4、震中距地面上的某个地方距离震中的实际距离叫震中距。
举例:泾阳发生了地震,宝鸡到泾阳的距离就是宝鸡的震中距。
5、震源深度震源的埋藏深度,即震源到震中的实际距离。
6、地震波地震时在地壳中产生的波动,它是地震能量传送的一种方式。一般把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的速度快,可以在固、液、气态物质中传播,横波传播的速度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
地震波横波与纵波波速的不同,在地震时能产生什么现象?能为地震工整理研究地震提供什么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