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研究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切实落实课改精神,组织初一、初二新课程的观摩课,加强在教学过程中的探讨和研究。
2、注重方法创新。
结合本学科特点,在除一、初二、初三年级切实实行教案改革,让每一节课都有知识梳理、基础过关练习和能力训练三个部分组成的讲义。
(三)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课表上课,按教学进度,备课内容上课,提前进课堂,准时下课,每天按时批改学生的作业。
每月一次检查全部的备课。
每月检查学生作业一次。
2、搞好教学质量检测。
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质量为主的思想,继续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并在效率上下苦功夫,花巧功夫。
本学期,语文将进行不同形式的月考,分年级的.单科调研,有后进生跟踪调研,有阅读能力,现场作文比赛等。
在调研后要认真做好质量分析。
根据语文学科平时考查、期末考试及市抽测的班级合格率、优秀率在年级组的名次进行考核。
(四)开展校本教研,服务课堂教学
1、加强课堂教学研讨。
要把抓课堂质量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形成“立体互动的课堂指导监控”网络。
组织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和要求,形成新授课、复习课、评讲课以及新课程的具有范中特色的教学模式;做到加大听课密度,统筹安排好备课组互听课、教研组观摩课、赛课互相学习课等听课评课活动,让教师在听课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切实做好集体备课工作。
规范教学过程的管理,抓实抓细每个流程。
实实在在地抓好备课和集体备课工作,保证集体备课“三定”(定地点、定时间、定检查)“三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初案、统一练习”),强化组内教学研讨,要保证教学资源组内完全共享;进一步强化电教工作,寻找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最佳结合点;加强集体备课,协调研讨的力度,保证组内成员人人有成绩,严格落实学校关于集体备课的备课组长负责制、蹲点干部问责制和组内成员捆绑制,向团队作战要质量。
3、讲求练习质量。
要真正做到“四精四必”,在下水的基础上选题,在教师监督下训练,在详细统计后讲评;初三年级要继续深入研究复习课的模式,提高训练和讲评的针对性初一、初二年级新授课教案要在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的结合上下功夫,要研究新课程改革的方向,真正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4、重视补差工作。
要做好“补差辅导工程”,从初一开始就要想方设法采用不同形式搞好补差工作,要达到一年内初一、初二、初三每班有5个同学有明显的稳定的进步的目标;开展"一帮一"学习助困活动,在同学们中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氛围;重视对补差对象的学习习惯的管理,指导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重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和语文学习的消极心理;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防止走题海战术。
(五)努力钻研业务,规范教学行为
1、备课做到“三备”。
即备三维目标,备教材,备学生。
加强集体备课意识,注重资源共同分享,做到备课要“深”。
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做到: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时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后写好教学反思,每月上传一篇教案及反思。
2、作业设计要“精”。
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
(作业检查每学期4次)做好自己对学生补缺补差的工作。
3、要因材施教。
经常分析学生,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做好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对于练习及测验的试题要精选,加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具有出题能力,每位教师至少出一份卷子存档。
4、鼓励教师上公开课或研讨课。
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开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