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培养学生通过理解和想象,把课文的语言文字转化成画的能力。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具体体会每篇课文清晰的思路。
3、按照"预习"和"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了解课文内容,并能提出几个感兴趣和不懂的问题,通过与同学讨论解决。
4、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总结积累说明事物的方法。
2022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
教学目标
1.认字161个,会写294,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总体来讲语文基础知识都比较扎实,语文课堂纪律较好。孩子相对来讲思维较活跃,孩子学习自信心不足,课堂上需要更多的激励措施来“刺激”。
经过上一学期的训练,学生的朗读、写作水平都有了进步。通过“找对手”、“比一比赛一赛”等措施,学生之间开始形成了在学习上你追我敢的局面。但学生平时作业中的书写欠认真欠工整、周记应付性完成、质量不高,写作积极性不高这些都是突出的问题。这些都待这学期有待努力的地方。。
教学措施:
1、加强预习指导,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质量,为课堂四十分钟的高效做前提保证。
2、课堂上继续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训练,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人的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要充分利用好教辅材料和教辅手段,帮助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对课文内容的领会。
4、作业进行分层布置,对中下生降低要求,消灭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平时做好作业的反馈与评比,加强作业的规范,提高作业质量,特别是提高书写质量。
5、改上学期的写周记为写循环日记,改变形式,每周设一次“循环日记交流会”激发学生写的兴趣。
6、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通过每日“课前5分钟交流”,让学生或介绍好书、或读精彩片段、或谈报上见闻,以此做检查和督促,让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语文课堂有意识的进行“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让学生多看好书,多读好书。
7、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2022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3
学⽣情况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努⼒,四年级2班学⽣已基本掌握了⼀些简单的品读⽂章的⽅法,已有了⼀定的作⽂能⼒,且在学习课⽂时能不断地联系⽣活实际,从⼤的语⽂观的⾓度讲,的确是令⼈可喜的。但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的识字能⼒训练不够,致使部分孩⼦字词⽅⾯掌握得不够好,故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除不断提⾼学⽣的阅读能⼒外,还将在字词⽅⾯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的语⽂能⼒得到全⾯的提⾼。
教材特点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保持了围绕专题组织单元的特点,使精读课⽂、略读课⽂、语⽂园地三者形成⼀个整体,更好的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在继承上⼀册教材的特点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还结合专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栏⽬,为学⽣提供了较⼤的创造性空间和有意义的话题空间,同时加强了课内外的衔接,使语⽂教学与学⽣的⽣活得到更紧密地联系。除以上特点外,本册教材更加注重对语⽂知识的积累,加⼤了背诵量。除背诵许多段落外,还安排了名⾔警句、诗句的积累与背诵。
当然,本册教材也⾮常注重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常常以学习伙伴的⽅式提出问题,还安排了⼀些选作题,增强了学⽣学习的⾃由度,有利于从学⽣的实际出发,做到因⼈⽽异,为提⾼学⽣的学习积极性起了催化的作⽤。
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导语、课例(精读课⽂、略读课⽂、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园地(⼝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积⽉累、展⽰台或成语故事等)。
本册教学⽬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在语⾔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语交际、作⽂、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标:
1.认字200,会写190;累计认字2600个,会写20xx个左右(修订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的汉字;会写1800个左右的汉字,减少了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如查字典)。提⾼汉字书写的速度。中年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往往被忽视或重视不够,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作为⼩学语⽂的常规教学,但是,低、中、⾼不同的年段,处理识字、写字的⽅法要有所区别。
2.会使⽤字典、词典(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查字典、词典的⽅法:⾳序检字法和部⾸检字法)。能⽤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笔临摹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