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了及时总结本次研学旅行的经验,学校要求参加研学旅行的每个班学
生都要写一篇研学旅行日记, 由语文老师筛选出优秀作品上交学校德育室。 要求每个参加研学旅行的学生写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人和事, 加深学生对此次研学的印象。
2、既能寓教于乐,还能增进师生感情。本次的研学旅行,让学生觉得很兴奋。路途中,车里的学生们唱着歌,气氛非常活跃。路途中,老师言谈风趣,对学生颇为照顾;学生也活泼开朗,跟老师聊天,开玩笑。
3、增强了学生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此次研学旅行活动安全方面做得很成功,没有出现一点儿事故。由于组织到位,有安全预案,每次在学生离队后的整合中,带队教师都要亲自清点学生人数,每辆车至少有 4—5 位指导教师敦促教育,安全方面没有出任何问题。 另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也较强, 能听从带队教师和导游的安排。此外,每到一处活动,老师都会提醒孩子们注意卫生, 文明游览。
通过这次研学旅行使学生们了解到了XX革命战争的历史,感受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使同学们在学习新中国发展历史的同时,积极完善自身素质,将自己塑造成当代具有知识性、活力性、创新性的小学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拼搏奋斗,弘扬了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预期效果,提高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红色研学旅行活动总结篇3
教育研学突破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藩篱,营造了教育的“第三课堂”,构建了大教育的平台,让师生一路行走一路思索,自觉探寻物外之趣,真正“聆听了窗外的声音”。“仰佐国家之风致,厚培桑梓之福基”,既增长见识、拓展视野,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批判性思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回归自然、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激发师生爱国爱乡爱家的情怀,自主建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事业的的价值信仰。让师生阅历更加丰富、经历更加精彩,人生更加丰盈,最终实现全面提升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和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为此,教育研学应该基于几个方面来开展活动。
1、融合自然教育
天地大舞台,大自然是的学校,要提倡走出学校、走出家庭、走近自然的教育理念,解放孩子们的手、口、脑、腿,带领孩子们去认知新奇世界、了解万事万物,触摸自然的脉络,感受生命的美好。
2、融合合作教育
交流、沟通、合作是成长之基,让“一个人走的快但不如一群人走的远”的理念植根学生心灵,让学生在研学旅行的路上,从团队合作中汲取成长的营养。
3、融合体验教育
“百闻不如一见”,让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验和亲身品味,方能循事物之理,明德于物外。搭建舞台,让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发展生存生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信力。
4、融合家庭教育
从小我走向大我,从备受关爱关注到独立行走,在研学路上自觉保护自己,自愿展示自己,敢于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担当,把师长、家长的谆谆教导化为具体行动,获得生命真正的成长。
5、融合学校教育。
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兴之所至,信手随笔,学校之所学均可在研学之中善思善用,把课本搬上研学剧场,课堂内外相统一,互为弥补,从而获得深度发展。
6、融合社会教育
知识世界是从生活世界提炼出来的,是为生活服务的,教育只有融入社会才真正体现课程的本职功能。社会即学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社会资源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在研学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和健全人格教育,提升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良好品质。
三、善思善为善做成
自由的行走,深度的融合,必将塑造出教师的人生高度。
1、从教育层面看
研学即生长——激扬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潜能,直抵人心,指向至善;研学即生活——勃发人的好奇心和理性思维的能力,激发情感,回归本真;研学即创造——唤醒人对世界本源的探寻和智慧追求,建构信仰,绽放生命。
2、从教师层面看
首先是为教师寻求到了一个可以汲取营养的花园,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情感,寻求事业发展的支点,坚定教育信仰,终身从教;其次是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从困囿于学校的圈子中走出来,敞开胸怀,拥抱生活,变单一为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三是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念,自觉改变陈旧的教育方式,寻求更为智慧的教育方法,去领略课外的精彩,去发现美的教育;四是升华了教师的育人观念,摆脱现实的奴役,跳出教育看教育,为国家社会培养健全人格、健康人性、健美体魄的大写的人。
3、从管理层面看
一是不断提供教师研学的机遇,让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研学旅行”;二是积极鼓励学生及家长参与研学旅行,从家乡出发,走遍腾冲大地,并一路追寻,向着世界明亮那方奔跑;三是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把世界的精彩纳入学校、纳入课堂,让学生不出门亦知天下事;四是探寻“新教育”与研学的融合之路,创新研学方式,走自己的路;五是积极对接引进市外研学资源,打造教育研学共同体,博采众家之长,同研同学,全面发展。
人生若只如初见。“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有了生命”。研学旅行必然有最美丽的遇见,最美丽的记忆,最美丽的生活,一切文化的印记都将镌刻在我们灵魂深处,历久弥香。生活中孕育着美,而美隐匿于生活的深处。世界因研学而精彩,未来之腾冲必有“回行之思”,更多“行者”必返回人文传统,于历史的深处获得更多跃入当下的力量,“俯察品类之盛”,代代传唱腾冲精美的故事。
研学之路一路花开,远方更美丽。
红色研学旅行活动总结篇4
通过这次研学旅行,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早上七点,三、四年级师生准时在学校操场集合,各班队形整齐,服装统一,神采奕奕。学区少先队总队辅导员苑仁阔做了安全事项指示后,师生们井然有序、精神抖擞地出发了。同学们上车后,情绪高昂,有的学生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有的学生安静地欣赏着环湖大道两岸的风景。没有一个学生在车厢内吃零食,乱扔垃圾。他们都是环保小卫士,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经过二十几分钟的车程,师生们首先到达了合肥滨湖新区岸上草原。四月的岸上草原,远看像一块块绿色的大地毯铺在地上。各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自行组织活动,有的班级围成一个圆圈在做“丢手绢”的游戏;有的班级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还有的班级在老师的组织下玩起了智力游戏——“脑筋急转弯”、“词语接龙”……同学们互相合作,尽显友爱,分享快乐。接着去了牛角大圩,圩区绿草如毡,百花争艳,五彩斑斓。各班老师拿起相机、手机,拍下一幅幅美景,留下一张张笑颜。每个班级拍下了师生合影,留作珍贵的纪念,相片定格的瞬间将成为美好的回忆。师生们又来到牛角大圩的园艺区,观赏着美丽的花卉。这里的花卉种类繁多,千姿百态。走在花海中,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令师生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紧跟着师生们又驱车到达安徽名人馆和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被认为是目前国内面积、聚集“名人”最多的名人专题类博物馆。参观中,同学们听着馆内讲解员的精彩讲解,深刻地感悟到安徽文化底蕴深厚以及安徽人励志图强,矢志报国的情怀。同学们不由自主地拿出小笔记本将自已喜爱的名人名事记录下来,并纷纷表示今后更要好好学习,为安徽的发展贡献自已的力量。接着师生们步行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回顾历史、学习红色文化。渡江战役纪念馆成半岛状突出巢湖,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型战舰,该馆是和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纪念馆等同规模的一流纪念馆。最后师生们来到了湿地公园,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是森林湿地公园,有着“安徽西溪”的美誉。滨湖湿地森林集城市森林、湿地森林、文化森林于一体。同学们徜徉期间,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不知不觉,一天的活动结束了,同学们虽然有点疲倦,但依然快乐。研学旅行提供了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社会的机会,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
红色研学旅行活动总结篇5
x月x日,在学校的精心组织和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到清华大学和圆明园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研学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