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把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要求四个轮子一起转。
为在后疫情时代转好旅游产业化这个轮子,我们建议:
(一)强化危机管理,引导涉旅企业化被动为主动。
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危机应对预案,包括疫情防控、安全防护等;进行有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动演习,打通交通、医疗、物资供应等环节,做到胸中有章,遇事不慌。
强化涉旅企业防疫情、保平安意识。
加大宣传指导督促力度,让相关企业时刻绷紧防控疫情、确保平安这根弦,细化各项措施,使工作常态化、程序化开展,切实把防控疫情和旅游安全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强化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补齐乡村、近郊游硬件短板。
一要制定详实管用的行业规范标准,积极推行阳光厨房,做到食品可追溯、用好快递服务,变堂食为送餐,这样即使遇到疫情也不至于关门谢客。
二要对现有民宿、客栈等加强行业培训和防疫安保指导,使之做出特色、防控有效、服务到位,高质量做好自助服务的配套工作。
这样,即使遇到疫情也不至于关门歇业。
三要加强旅游公路与高速公路的衔接,把县乡公路改造和旅游公路建设结合起来,推动旅游景点互联互通;有条件的可开通公交,暂不具备条件的,可根据人流量大小,调节开通班次和时间,以解决通达问题。
要建设和完善公路沿线、景区景点旅游标识标牌,做到精准无误,让游客有的放矢。
四要适当布点,经营常规旅游商品、卫生和安全防控商品、具有乡土气息的特色旅游商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物流体系,使旅游商品既可伴手,又可邮寄,扩大有效消费。
五要建好用好游客集散中心,完善功能,规范运作,使之真正发挥作用。
(三)强化数字科技应用,加快智慧旅游步伐。
一要完善智慧旅游平台,开通“旅游百事通”电话热线,健全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
二要拓宽数字技术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空间,加大旅游景区、旅游公路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系统建设,完善景区实时监控和秩序监管等功能,强化高峰时段旅游服务保障。
三要加大为线上线下旅游连接服务的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使人才技术缺乏的旅游企业找得到帮助线上服务的载体。
(四)强化特色业态的引进开发,有序增加游客参与度。
引进、开发业态,要因地制宜,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
要学习应用创新思维,让游客变成故事、活动、情节中的角色,变成当地居民体验生活,增加旅游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归属感。
(五)强化人才引进和专业培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要与省内外的旅游培训学校、优强景区景点建立旅游人才培训机制,通过培训、考级、评优、大赛、表彰等方式,使从业人业服务规范有礼,不仅是岗位上的服务员,更是旅游的形象大使和义务宣传员;要充分发挥好导游作用,让导游在发挥基本作用的同时,发挥好承上启下、有序推荐省内景区、特色餐饮、住宿、娱乐项目等方面的作用。
要写好各具特色的导游词,增加景区景点的综合魅力。
(六)强化地方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技艺、民族医药精髓的挖掘和开发。
制定适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专业康养、医养方案,让游客在康养、医养中感受民族文化和民族医药的独到魅力。
疫情背景下旅游业的影响和发展对策2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都造成了巨大影响。
在疫情期间,全国大部分的经济活动都处于停滞状态。
旅游活动因具有异地性,需要从常住地流动到旅游目的地,而这种人员流动会带来巨大的传播风险,所以在疫情爆发之初,全国的旅游交通、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演艺、餐饮业、住宿业等旅游相关产业基本都处于停业状态。
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支援疫区,积极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疫措施,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1]。
在疫情得到稳定控制之际,各行各业逐步实现复工复产,国家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
到20xx年7月14日,文旅部宣布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经历长达半年多的停业之后,旅游行业开始复苏。
但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国内疫情防控风险依然存在,跨境旅游依然无法开展。
新冠疫情是一件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会对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疫情影响下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1.政策层面。
新冠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对各行业的发展均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
旅游业包含“食、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本身的综合性使其在面临重大危机时,受波及的影响较广泛。
我国疫情防控得当,旅游行业相较于其他行业复工复产较晚,在文旅部宣布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但出入境旅游暂不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