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有企业家表示,倒不是排斥所有的应届毕业生,只是在实际工作中确实有部分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不敢恭维。
有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学本科毕业生不如中专生和大专生敬业;再者,有少数大学生受不得委屈,他们害怕挑战和压力,一旦受挫就缺乏自信,怨天尤人。
确实这些都是应届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的原因。
高校不断扩招造成生源总体水平下降与教学质量降低已逐渐形成共识。
(三)高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当今是高等教育客观存在的现象,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扩展了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求结构失衡。
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专科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
近几年来,虽然高等教育也加快了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看,高校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当
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
一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
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部分学者将大学生就业难归结为结构性失业,认为大学生不愿意去中小城市,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学生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的要求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差距较大,换句话说依然是大学生的就业思想观念问题。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随着高校扩招而愈加严重。
如果不及时予以解决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势在必行。
(一)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生产出的“教育产品”,在教学活动中,大学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早日介入就业市场,为就业早做准备。
我们应当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应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使学生能通过实际的操作加深对本专业涉及领域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
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就提前做好准备。
(二)社会与用人单位的配合
在社会方面,努力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是务实之举。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提高产业水平,增加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
同时还需要用人单位摒弃不科学的择才标准,努力作到树立适应新形式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能只注重学历,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三)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改变培养模式
高校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质量。
由于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高等学校毕业生必须适应岗位变换、更新知识和学习新技术的需要。
因此,要加快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做到人才的培养适应市场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仅靠单一的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各个高校可以尝试按专业大类招生,不必一开始就细分专业,同时扩大选修课的范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性的课程,使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知识和本领,更好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四)大学生自身对策
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
大学生要知识广博,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
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无论就职圜有企业还是个人企业,除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自我调节,应对多变的环境:有人说:“成功=20%的智商+80%的情商”可见在某种程度上心理因素比智力因素更可贵和重要。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要勇于挑战,做一个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任的合格大学生。
综上所述,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注意,职业选择对于每一个大学生的一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以高等教育的目的为指导,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为导向”的观念,以塑造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引导调整大学生的择业心态为核心内容,坚持工作的持续性、专业性、预见性、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