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改善县域金融环境,建立风险管理和补偿机制。
一是由政府、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商业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服务。
二是加大金融案件执法力度,建立县域中小企业、农户、农民的信用系统,进一步加大信用村(镇)建设,广泛开展信用宣传,净化县域金融环境,规范金融秩序。
三是借鉴车贷和房贷中强制保险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农业贷款与农业保险强制结合的制度,为金融机构贷款提供分散风险的服务,以促进金融机构增加对县域和农业的资金投入。
四是允许民间借贷在一定的法律和监管框架内开展金融活动,依法规范和发展民间融资。
(四)实施回归工程
1、靠招商引资引进一批。
外出乡贤,特别是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生于斯、长于斯,对家乡有着浓厚的乡土感情。
许多贤能之士发家致富成为企业家后,已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丰富的经营理念,也有建设家乡,反哺父老乡亲的强烈愿望。
我们以此为切入点,组织外出招商队伍,以本地籍在外企业家为招商引资对象,带感情、带项目、带优惠政策,登门开展连心联谊活动,动员和吸引他们回乡兴业。
2、靠体制创新壮大一批。
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和改革,是国企改革的一条重要出路,也是实施人才回流、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3、积极引导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我县外出务工人员遍布全国各地,掌握着一定的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蕴藏着巨大的创业潜力,劳务大军已成为我县最大的潜在地人才库、资金库、信息库和项目库。
为引导他们回乡投资兴业,建议县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重奖外出创业有成者和回乡兴业有功者。
并提供各种技能培训,为返乡民工就业搭建平台。
同时应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发放再就业小额贷款,调动了外出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第三部分发展老百姓经济工作
发展老百姓经济问题的实质就是要发展民营经济。
一、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一)民营经济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截止2006年底,我县已拥有各类民营中小企业9069户(其中工业企业1852户);资产总额达5.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原值4.8亿元);实现总产值10.0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达6.1亿元),占全县经济总量的24.3%;全县共有2.66万人在民营中小企业实现就业,其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近2万人,接纳安置城镇下岗职工1105人,为缓解就业压力,维持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06年,民营中小企业上缴国家税收2401万元。
现有规模企业16户,产业化龙头企业4户,带动了我县蚕桑、茶叶、建材、矿产、建筑以及食品加工等产业蓬勃发展,不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止2006年底,我县农民人均年收入1861元,其中50%的收益来自于二、三产业。
(二)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经过几年来全县上下奋力实施“两区两带”发展战略,以210、316国道为轴心,以县城为龙头,以池河省级乡企园区和城关古堰工业园区为两翼的民营经济发展带已初具雏形。
这一带现有各类民营中小企业6965户,16户规模企业也全部落户在这一带。
止2006年实现总产值8.0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2亿元。
以上各项指标均占到了全县民营经济总量的80%以上。
随着近年来我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两个园区的功能也日臻完善,水、电、路、讯设施已十分便捷。
为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和建设石泉特色的产业集群提供了“洼地”,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示范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出来。
(三)龙头企业与主导产业相互支撑,共同发展
立足我县资源现状已形成了蚕桑丝蛹、医药化工、水利水电、矿产加工、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商贸运输等民营经济主导产业。
与这几大主导产业发展互相支撑带动的龙头企业有:天成和永宏丝业公司、江兴和东力化工公司、银屏水泥和城关镇矿产商贸运输公司、万坤房地产和大健公司、池河农科园和熨斗茶厂以及家友、民威等商场超市。
随着近几年我县不断加大支农投入,扶持农村发展主导产业,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原料保障和基地支撑。
同时,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带动主导产业发展中也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
绝大部分龙头企业都是按照“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经营,为稳步壮大我县主导产业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企融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