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行业资料
银行零售信贷业务发展思路和措施精选5篇
大小:32.71KB 8页 发布时间: 2023-05-12 14:18:35 15.73k 15.53k

如果信贷资金只是在“体内循环”,信贷政策的效果就完全得不到发挥,只会积累新的更大的资产价格泡沫,影响股市、楼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这是市场对担心巨额贷款质量有效性的一些担扰。

(二)经济面临“通胀”压力的预期加大

历史经验表明,过多的货币供应和通胀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通胀有一个滞后期。

虽然目前国家统计局监测的CPI还处于负值状态,但下降幅度已收窄。

未来一旦CPI转正,经济面临的“通胀”预期将会有所抬头,这对受金融危机冲击还在复苏中的中国经济又是一重考验。

(三)银行业经营风险增大

这里关注的问题是贷款的高增长是否会给银行经营带来风险?“天量”信贷带给银行的后遗症是“银行缺钱”。

在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等硬监管指标的约束条件下,信贷资产的增长使银行面临潜在的信用风险增大,资本充足率会降低,拨备覆盖率会提高,从而给银行业带来极大的经营压力。

如果未来经济复苏仍然缺乏内在动力,银行在该期间形成的信贷资产将面临着较大的信用风险,而这对银行业的稳健经营将构成极大的威胁。

(四)经济复苏基础仍然面临较大压力

从更深层次角度考虑,在目前外需持续萎缩、产能过剩、消费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国内投资和消费结构失衡问题日趋明显,单靠信贷推动投资,进而拉动经济的模式是否能长期持续下去?通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来支持经济的复苏,在一定时期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也就是说,信贷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是属于一定时期与一定范围的。

目前,未来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稳固。

一旦信贷对经济的支持作用开始减弱,在未来出口仍未好转、内需还未很好启动的情况下,经济复苏将会失去重要的支撑力。

而这样的局面又会反过来遭遇实体经济对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影响。

这是对信贷支持经济发展不可过于依赖的分析。

二、今后信贷政策操作的思路探讨

总体上看,货币信贷的强劲扩张是上半年“保八”成功的关键所在。

不过,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企稳,一些问题可能也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步体现出来,需要及时的调整。

如此巨额的信贷肯定不能持续,未来信贷政策必然会进行调整。

在经济复苏还不稳固的情况下,对于未来信贷政策的操作思路,笔者认为应把握好如下几点:

1、处理好巨额信贷不可持续与经济复苏基础不稳固的予盾,把握好定量宽松的信贷政策的调整时机。

在当前还需要金融对经济“输血”的情况下,不可贸然转变定量宽松信贷政策。

首先是关于宽松信贷政策的退出时机和力度的把握。

理论上,退出应以危机的影响基本消除、经济恢复增长为前提。

但在实践中,需要对退出时机和力度做出准确的判断。

否则,政策退出过快,可能给复苏带来压力;退出过慢,则可能引发新一轮资产价格泡沫和恶性通胀。

其次是关于信贷等货币政策与财政等其它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

要保证在经济复苏时既可以较快地回收大量流动性,又不会使信贷市场发生较大波动,这非单一信贷等货币政策可以实现的目标。

最后是关于宽松信贷政策退出工具的选择。

在经济前景不明朗的前景下,不能通过直接行政命令方法控制信贷政策,也不能给社会以强烈的信号传达定量宽松信贷政策的结束,更多地采取市场化方法来进行宽松信贷政策的调整。

比如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等硬指标等提高来内在地约束其信贷投放规模。

2、信贷总量的适当控制。

在总量上,应适度控制信贷增长速度,并对信贷资金流量进行一定的监控,避免资金直接或间接地进入资本市场。

从国际顶级商业银行在过去一年多的经历,我们已经看到了金融市场波动对商业银行可能产生的危害。

适度规避资产泡沫是维护银行体系稳健的首要问题。

大规模的信贷投放,将会给银行带来极大的信用风险,也并不是应对经济危机冲击的治本良药。

在信贷总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应依据经济复苏的情况,通过市场化等手段来对信贷总量进行动态微调,既给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力,又不致由于信贷过度带来负面影响。

3、信贷结构的优化。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