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年,旅游市场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旅游消费呈现出新的特点,人们对旅游的认知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意味着中国旅游的复苏将会经历必然的波折和挑战。
XXX指出,过去人们对旅游的认知是,走得越远越好,时间越长越好。
而今,人们更愿意欣赏身边的美丽风景,体验日常的美好生活。
“人生何时不出游,神州处处是风景”将会成为常态。
同时,出境游消费也会趋于理性。
反向旅游、“平替”旅游、宅度假、微旅游等看上去是“个性”,本质上则是“理性”,底层逻辑将会回归到成本收益框架下的消费选择。
XXX进一步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大众旅游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这个阶段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市场在下沉。
去哪儿网数据显示,其客群中购买人生第一张机票的主力人群年龄在20~25岁,呈降低趋势,而且涵盖到1827个县级市。
二是消费在升级。
“赶大鹅”式的旅游正在成为历史,越来越多的散客取代了团队游客,标准化服务正在向个性化服务转变。
“此类旅游行为必然会影响商业供给和产业动能的创新,进而会影响产业政策和规则体系的调整。”
XXX看到,商务旅行和休闲旅行也在越来越密切地相互结合,很多人会在出差之际停留几天去旅游。
得益于技术的进步,且受疫情影响,人们也越来越习惯于远程办公,甚至诞生了一批选择新的生活方式的年轻人,他们一边旅行,一边通过互联网远程工作,被称作“数字游民”。
今年1月,西班牙开始发“数字游民”签证,允许外国游客来西班牙,一边旅行,一边远程工作。
消费习惯的新变化不一而足。
XXX指出,疫情前,在线旅游平台(OTA)的发展曾对传统旅行社带来了巨大冲击,然而疫情期间,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兴起,又对OTA造成了分流,让传统旅游资源端的景区、旅游目的地、酒店、旅行社、旅游零售有了新机会,可以通过直播渠道与消费者直接连接。
旅游业数字化发展成为必答题
AI、混合现实、元宇宙,以及最近被热烈讨论的ChatGPT,数字化技术发展之迅猛令人咋舌。
数字化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如何通过数字化的工具为旅游业带来个性化的服务支持?
在阿里云智能国际事业部MNC大客户部总经理看来,用数字化赋能旅游行业,有三个关键词:全域、智能和体验。
数字化应该是对游客、景区和监管各方面全覆盖的,应该是在游前、游中以及游后各阶段全实现的,从电子门票到个性化推荐,到藏品的销售等各环节,都要实现智能化。
数字化构建了全域的、智能的旅游状态,让游客可以有沉浸式的体验。
腾讯云副总裁、文旅行业总经理认为,ChatGPT等通用AI能力和文旅行业的嫁接,将有助于社会效益的提升,会带来生产方式的改变。
首先,在未来2~5年,OTA和开放式电信平台(OTP)的存在形式或许会发生改变,人们计划出行,不再需要登录OTA平台,只需通过一个语音入口描述自己的需求,通用AI能力就可以基于科学的决策模型,给出旅游建议。
其次,随着旅游咨询和预订服务入口的改变,旅游产品形式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从标准化转向定制化。
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提供更具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再次,旅游服务的传递形式也会发生变化,导游、导览、导购等服务大概率会被通用AI助手取代。
在博物馆、美术馆、景区等场所,通用AI助手能够提供严谨风趣的导游讲解服务,甚至可以跟游客进行深入对话,提供更精深的信息。
“可以预计,协助客户交互完成旅行计划和产品的预订将成为新的引流渠道,传统旅游业与新科技渠道结合,将使游客对优质旅游资源的触达更加直接、可靠、有效,更加唾手可得。
”XXX说。
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XXX表示,“人山人海吃红利,圈山圈水收门票”的旅游发展模式已经过去了。
自住、自驾、个性化、多样性的当代需求,要求互联网、人工智能、5G通讯和现代金融创造更多的消费场景。
推进现代旅游业的建设和高品质发展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需求侧牵引的智慧旅游已经进入消费场景建设的全新阶段,今后将走向供给侧驱动的现代旅游业。
在XXX看来,现代旅游业意味着产业分工的深化,产业链条的延长。
大型企业的发展,中小型企业的专业化经营和小微型企业的协同创新,将共同构成产业体系的生态。
“面对全球旅游业的竞争,我们必然会清醒地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则是第一动力。
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冠疫情下国内旅游发展趋势分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