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地区没有连锁酒店需求,而是连锁的春风及品质酒店的概念还没有吹到这些地方。
下沉市场的酒店投资机会依旧存在,这些投资机会来自存量的消化和单体的客源争夺,并不在于新增市场。
这个逻辑和一二线城市是一致的,如每年这座城市流动就只有这么多人,难道就不能新增酒店了?答案是肯定的,这里的新增是品牌化和品质化的新增,进一步蚕食单体的客源,在一块蛋糕上去竞争,从而提升当地酒店的接待水平和能力,也促使连锁品牌的发展。
拿四川成都举例,省会成都市已知开业的连锁酒店已经达到数百家,但下面地州市全部加起来的连锁酒店不及成都一半,而成都的连锁酒店基本集中在主城区,归成都管辖的郊县连锁酒店也寥寥无几,而当地是有大量单体酒店存在的,也预示着当地是有持续的酒店需求。
酒店投资的方向在这些地区是可行的,一方面是连锁品牌效应,另一面是低廉的成本,都可避开红海竞争。
02存量市场的博弈
存量的机会在下沉市场,和题目一的观点是一致的,随着国内城镇化发展和经济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新增需求已经基本结束。
但我们依旧拥有巨大的酒店存量,存量酒店整合、连锁化、品牌化、品质化提升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存量争夺在今年依旧是主基调,这是市场经济和新消费主义发展的必然,在肩负数十万家酒店升级改造的历史使命里,你又能承担何种角色;
存量的竞争还存在于连锁中,在本次本人入住的一些酒店中,国内前五的酒店集团旗下部分品牌部分门店可谓惨不忍睹。
号称中高端酒店却连经济型酒店基本需求都达不到。
这就是赤裸裸的“伪中端”产品。
经济型及所谓的中档酒店,核心其实在于塑造小而精的产品、干净卫生的环境,不需要豪华的配置和装修,也不需要过多的配套。
仅仅需要满足“睡好觉,洗好澡,上好网,吃好早餐”这几个核心指标即可,满足不了就是伪中端产品。
所以在2023年及今后,品牌间的竞争也会逐步凸显,谁在裸泳也将逐步浮出水面,未来生存的是真正能产生服务的好产品。
品牌间的互相换牌也将会更加频繁。
另一个角度是国际高端酒店在国内的酒店随着地产时代的结束,新增酒店也将进入腰斩下行,而遗留下来的这部分地产酒店也将进入品牌互换的阶段,国际与国内酒店进入争夺的一个周期。
03经济发展与酒店投资相适应
酒店投资从全面进驻走向局部之争,这和当地经济型发展潜力及水平有很大关系。
过去三十年是从无到有,而现在是都有了,就需要寻找经济新的增长地方。
从宏观面的角度看,整个北方的经济总量逐步走弱,经济走弱也预示着流动性和人口减少,这就代表着酒店投资将变的谨慎。
在后疫情时代,依旧有经济潜力和旅游度假资源的城市和地区是酒店投资的首选,而人口净流出及无任何资源的城市将失去活力。
一些能源城市和农业为主体的城市和地区也将没有竞争活力,除了少数地区,大部分地区将不再是投资首选。
经济往南走,酒店投资也将往南走,南方拥有更多的发展机遇,酒店投资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04运营为王的时代来临
从本次数天的入住体验来看,国内一些中档品牌的运营水平基本上可以说非常之差。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品牌没有做大的核心原因。
这些品牌的成长早前是依赖于在市场野蛮发展时期的时代红利,当时代红利结束,品牌的真面目露出本性,开始接受市场的考验。
这样注定会有一些酒店走向灭亡。
在成都大邑县国内排名前五的酒店集团旗下某中档品牌酒店,该酒店无品质、无服务、无卫生、无早餐、无运营,这类酒店是如何在市场上生存的,这类品牌注定走不远。
这个品牌发展五六年,如今也不过百家,未来也是一场悲哀,能走多远是注定的。
05经济型酒店将回归主力阵营
经济型酒店行业内一致的看法是快捷,低端的代名词。
其实经济就意味着便宜,但便宜不能意味着低端。
我所认为的经济型就是除了高端及配套浮华的酒店之外都为经济型酒店,目前市场上的中档大部分产品其实都是经济型酒店,经济型酒店应该是传统经济型和中档酒店的总称。
经济型酒店需要重新定义,
“新经济型主义”将占据主导力量,也将是下沉市场的主力军。
在整体消费降级,需求升级的基础上,新的经济型产品需要更好的贴合市场,早期的经济型酒店产品那种简易家具和色调也将过时,新的经济型酒店更需要时尚色调,甚至是智能化的配置,但在造价上性价比更高。
经济型酒店是高度复制的产品,一定讲究品质与管理如一,才能成为行走的品牌。
06生活方式酒店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