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引导: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
预设:作者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板书:梦中飞行)
【出示课件5】
教师引导:作者飞行的本领怎么样?他飞行时的心情怎样?
预设1:作者特别热爱飞行,从“只要……就……”可以看出他对飞行已经驾轻就熟。
预设2:他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树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他飞过的地方特别多。
预设3:他在梦中飞行很快乐,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
教师引导:由梦中飞行这件事,他还发现了什么?
预设:他发现不仅自己会飞,他的小伙伴们也会飞。
教师引导: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预设:这是一个天真可爱,爱幻想的孩子。
3.师生对话,求解疑问。
教师引导:面对梦中飞行这件事,我们一般人可能只是觉得有趣,但却引发了作者诸多的思考。对于自己的发现问题,作者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板书:引发思考)
预设1:他们一起找到老师,请老师给他们解答问题。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人怎么会是鸟?”
【出示课件6】
教会引导:这三个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预设2:后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
教师引导:从这一连串的问题中,你感受到了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
预设3:这是一群想象力丰富,爱观察,爱思考,求知若渴的孩子。(板书:富于幻想)
4.绞尽脑汁,惊人发现。
教师引导:老师并没有给孩子们一个满意的答复,这更激发了作者的想象力,他有是怎样寻找答案的?
预设1:我想得是那样痴迷,……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具备的某些特征。
【出示课件7】
启发思考:用心朗读这句话,想象“我“研究一条鱼的样子,会翻来覆去地看些什么?想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作者为了找到答案,真是绞尽脑汁呀!经过考虑、推算,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吗?(板书:绞尽脑汁、寻求答案)
预设:作者发现“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由此推算出胚胎发育的规律。
【出示课件8】
教师引导:此时,你对费奥多罗夫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预设:这是一个执着,爱探究的孩子。(板书:执着探索)
师生共同总结:
“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教师引导感受: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高兴的心情。
5.遭遇挫折,证实发现。
教师引导:说说作者的秘密是怎样被证实的?他当时的心情怎样?
预设1: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身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他的发现得到证实。
预设2:他“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老师把他轰出了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