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学习生字词。
(2)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3)通过想象朗读、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内心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法的人。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师:在一个如水的夜晚,一个刚满十一岁的小男孩和他的父亲去附近的小岛上钓鱼。就是那一次钓鱼,给小男孩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身的启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
2、 齐读课题。
3、 释题。
师:“启示”就是通过一件事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 自读课文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拿起书,自由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二)检查生字词
(小黑板出示):鱼饵 鱼钩 鱼鳃 捕捞 操纵
抉择 告诫 实践 皎洁 沮丧 诱惑
溅起涟漪 小心翼翼 轻轻翕动 不容争辩
1、自由读、开火车读。
2、解释词语。
a、涟漪(细小的波纹。)
翕动(一张一合地动,多指嘴巴。)
b、找近义词。
抉择(选择)
告诫(劝诫)
师:(拿出两只颜色不同的粉笔)我想从中选一只,能不能说“抉择”?(不能,“抉择”指很难的选择,可能是影响一生的选择。)
“告诫”什么时候能用呢? (多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警告、劝诫)
(三)概括课文。
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谁能用简单的话讲一讲。
(课文讲了作者回忆小时候随父亲去钓鱼,在父亲的要求下,严格遵守时间上的规定,将已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水中。)
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1、师: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舍不得放,但父亲坚持要我把鱼放回水中 。
板书: 我――――不放
爸爸――――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