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盒钢笔有12支,买一盒这样的钢笔需要360元,张老师准备买15盒这样的钢笔,他一共带了6000元。以下四组选取了已知条件中的全部信息或部分信息。
第一组:12支,360元,15盒,6000元
第二组:360元,15盒,6000元
第三组:12支,360元,15盒
第四组:12支,15盒
(1)如果要解决“张老师买回15盒钢笔后还剩多少元?”这个问题,应该选择()组信息。这时信息够用且没有多余。请将解答过程写下来。
(2)如果选择第四组信息,可以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写出问题并写出解答过程。
解析:(1)第二组;解题过程见详解。
(2)张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支钢笔?;180支;
【分析】
(1)计算张老师买回15盒钢笔还剩多少钱,需要知道张老师带的总钱数,需要数量和单价,数量是15盒,单价是360元,据此选择。
(2)第四组数据12表示每盒是数量,15表示15盒,据此提问15盒一共多少支钢笔比较合适。
【详解】
(1)选择:第二组;
360×15=5400(元);
6000-5400=600(元)
答:张老师买回15盒钢笔后还剩600元。
(2)张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支钢笔?
12×15=180(支)
答:张老师一共买略180支钢笔。
【点睛】
本题考查信息选择和数值计算的应用,掌握分析数据的能力和总价=数量×单价,是解题的关键。
8.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地95千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在离地25千米处相遇.求、两地间的距离.
解析:260千米
【详解】
画线段示意图(实线表示甲车行进的路线,虚线表示乙车行进的路线)
可以发现第一次相遇意味着两车行了一个、两地间距离,第二次相遇意味着两车共行了三个、两地间的距离.当甲、乙两车共行了一个、两地间的距离时,甲车行了95千米,当它们共行三个、两地间的距离时,甲车就行了3个95千米,即(千米),而这285千米比一个、两地间的距离多25千米,可得:(千米).
9.猫妈妈带着小花猫去河边钓鱼,共钓了16条。猫妈妈见小花猫钓的少,怕它心情不好,就给小花猫2条,这时猫妈妈的条数正好是小花猫的3倍,问猫妈妈和小花猫各钓了多少条鱼?
解析:猫妈妈14条;小花猫2条
【分析】
根据题意,共钓了16条,猫妈妈给小花猫2条,猫妈妈的条数正好是小花猫的3倍,则总条数16即相当于此时小花猫的4倍,据此求出小花猫的总条数,再用总条数减去妈妈给的2条,就是小花猫钓的条数,再进一步求出猫妈妈的条数。
【详解】
16÷(1+3)
=16÷4
=4(条)
4-2=2(条)
16-2=14(条)
答:猫妈妈钓了14条,小花猫钓了2条。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中的倍数关系,先求出小花猫钓的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