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营单位应调查该单位所有和经营管理的土地;县级行政单位应调查县级行政范围内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以全国(大区或省)为对象的森林调查。
论述题:
1.论述如何加强火源的技术管理。
森林火源管理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必须管理好火源。
第一,对野外生产用火的管理。在安全防火期可以有计划地进行炼山、烧荒、烧牛坡等生产用火,但先决条件是要开设好合格的防火线,完善审批手续,准备好扑火人员和工具,用火后彻底清理余火;在大风天、傍晚和进入高火险期后则要停止一切野外用火。第二,对野外生活用火的管理。对野外人员取暖做饭的用火,要有专人负责,选择靠近河流、道路等安全地点,并在靠近森林的一边开设好防火线后才能用火;用火完毕,必须彻底清理余火,确保无复燃可能后才能离开。第三,对上坟烧纸用火的管理。在清明节等关键节日,要突击组织宣传巡逻队伍开展宣传教育和巡逻,在坟地集中的地方,组织专人看守,在通往坟地的道口设立宣传提示牌。第四,做好防火工作的宣传,普及民众,让人人都有防火意识。
2.论述林分特征与森林燃烧的关系。
林分,指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邻近地段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林子。一个林区的森林,可以根据树种的组成、森林起源、林相、林龄、疏密度、林型等因子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林分。林分特征可从林分起源(天然林和人工林)、林相(单层林和复层林)、树种组成(纯林和混交林)、林分年龄(同龄林和异龄林)、林分密度(株数密度、疏密度和郁闭度)、立地质量、林木的大小(直径和树高)、蓄积量、质量等方面进行描述。其中林木组成能影响林下死地被物及活地被物的组成、分布和特征。因此,林木组成直接影响森林的燃烧性而郁闭度能影响林下可燃物的数量和温度以及林内气候变化。一般情况下,郁闭越大,林内光线愈弱,温度愈低,不易燃烧;反之,则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愈大。林木随年龄的增长发生自然整枝和自然稀疏,致使林内有大量枯立木和干枯树枝,可加大地表火强度或使地表火转为树冠火。林木层次结构对森林燃烧也有影响,通常单层林容易发生地表火,而后层针叶林内,则易使地表火转变为树冠火。所以说,林分特征对森林燃烧有着重大影响,
3.论述森林病虫害综合管理的意义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指对森林植物病虫害的预防和除治。我国的森林病虫害种类多,发生面积大,损失严重。有人把森林病虫害叫做“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林业发展的大敌。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和除治工作,对于减少森林资源损失、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中明确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预防为主”就是要从维护森林生态环境的观点出发,从造林规划设计开始,在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上采取预防措施,实行科学管理。
切实做到良种壮苗,适地适树,大力营造昆交林和封山育林。要注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护好森林的生态平衡,充分发挥生物的调控作用,提高森林自身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以达到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的目的。“综合治理”就是充分利用病虫和森林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以预防为主,以林业防治技术措施为基
础,以森林植物检疫为重要手段,发展森林生物群落中不利于病虫而有利于林木健康成长因素,因地制宜地、经济地运用生物、物理、化学等相辅相成的系统防治措施,把病虫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以达到保护环境和促进林木速生丰产的目的。
4.论述林业技术措施在防治森林病虫害的作用。
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发展是受森林生态环境制约的。要从根本上防治森林病虫鼠害,必须创造有利于林木茁壮生长及其天敌繁衍生息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要以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理论为基础,以先进的森林健康理念为指导,培育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生长健康、生物多样的健康森林,充分利用寄主与有害生物、寄主与天敌、寄主与生态环境、有害生物与天敌、有害生物与环境间复杂的网络关系,使森林与有害生物、有益生物间和谐共处,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功能,增强森林自身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实现对有害生物、寄主、环境等的控制与管理。将营林措施、生物防治措施、物理机械防治、仿生制剂防治、化
学防治等措施统筹应用。运用先进的技术有效控制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保护森林资源。
5.论森林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与途径
一、强化稽查监督机构,规范森林管理制度,加强对林业行政执法人员的保护,有了有效的监督机构才能使我们这台维护森林的大机器更好的运转起来。
①抓好森林资源监测工作,确保森林资源的管理部门及各项项目造林有序的进行进一步强化森林资源监督。
②对林业行政执法部门及林业行政执法人员进行监督,促使各林业行政执法部门及林业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做到廉洁而又公正执法。
③加强对林权流转的监督。
二、切实加大林地林权管理力度,依法保护好林地资源进一步严格林地林权管理,坚决遏制林地资源的非法流失。
认真组织开展好林地保护管理执法大查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依法查处一批久拖不决的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大案要案,坚决刹住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歪风。
三、加强采伐限额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林木采伐管理,确保采伐限额的严格执行。
①严格实行凭证采伐林木的制度,坚决杜绝无证采伐。
②加大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依法严厉查处超限额采伐行为。
四、依法整顿木材流通秩序,强化对木材经营(加工)和木材运输的检查监督
①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清理整顿。
②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进行发货制度。
③严格执行木材凭证运输制度。
④各木材检查站应该对所经过的木材及木材运输证进行严格查验,查验车上木材与木材运输证数量及材种是否相符。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六、积极向社会宣传林业法规政策,增强公民遵守林业法规的自觉性。
七、各乡镇以封山育林为增长森林资源主要措施,抓好退耕还林林地、林木的林权管理工作。
八、由各乡镇林业工作站加强源头管理.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击力度,认真做好群众举报案件的办理工作。
6.论述野生动物与森林的关系。
野生动物之分布与森林植群的关系是密切的,森林植群是野生动物的最佳栖息场所,也就是可供给野生动物基本生存需要的处所,这些基本的生存需要,包括食物、遮蔽所、水和生活的空间等。若上述因子获得充分供应,则野生动物便可以安适的生存与繁衍,否则,将限制野生动物的数量和分布,甚至成為限制因子。玆分述如下:
一﹑食物:野生动物在森林中所能觅取的食物,相当丰富,由尚未成熟的小灌木、草本植物,以至於高大成熟的木本植物,应有尽有。
二﹑遮蔽所:所谓的遮蔽所,包括森林植群间之植物荫蔽、洞穴、岩石及其他的自然物,可保护野生动物的某些活动,如筑巢、栖息、躲避天敌与避免不良气候之侵扰。
三﹑水:所有野生动物的生存都需要水,但其需要程度不同。沙漠上的野生动物,可依靠食物消化的代谢水,所以不必喝水。对於需要喝水的野生动物来说,其生活之区域内,必定要有永久水源的存在,否则就要不断的迁移以找寻水源。在乾燥少雨的沙漠或是草原,水是影响野生动物分布的重要因子。
四﹑生活空间:就是野生动物能自由活动的领域,可供应牠们充分的基本生活需要。若生存空间过分拥挤,将导致野生动物因為生活需要產生激烈竞争,造成其族群与分布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