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参考答案】A;【考试类型】理解记忆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九章228页,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法规。
【考点解析】城市低保对象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
具体来讲,包括以下三类人员:(1)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认的居民。
(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3)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BCD均不符合。
58.【参考答案】B;【考试类型】常识判断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九章230页,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法规。
【考点解析】为了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我国于2003年6月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规定,在县级以上城市,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
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
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
本题答案教材中没有明确提及。
59.【参考答案】C;【考试类型】综合理解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九章237页,劳动争议政策法规。
【考点解析】劳动争议实行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处理程序。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该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选项C正确。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
排除选项A。
调解劳动争议,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耐心疏导,帮助其达成协议。
达成协议。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应当履行”不是“必须遵守”,故排除选项B。
“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后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故排除选项D。
60.【参考答案】B;【考试类型】常识判断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九章240页,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考点解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对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进行了改革。
在总结前期改革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国务院于1998年颁布实施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形成了我国目前全国基本统一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A、C、D项是基本医疗保险不予支付的生活服务项目和服务设施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61.【参考答案】ABCD;【考试类型】综合理解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一章第15到20页,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考点解析】本题“乐学乐活发展计划”中的流动儿童逃学辍学干预服务和流动儿童父母情绪管理属于“心理健康服务”、流动儿童生活习惯培养属于“儿童及青少年服务”、流动儿童课业托管属于“学校社会活动”、亲子互动活动属于“家庭服务”。
而妇女社会服务(或称女性社会工作)是针对女性需要、为了促进女性的正常生活和发展而开展的专业服务工作。
排除E。
62.【参考答案】DE;【考试类型】综合理解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