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地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苦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到:“谁愿意来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挖着挖着。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我?“
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我。”
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过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在经历了巨大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1、在记叙的人称上,本文采用第人称;在记叙的顺序上,采用的是。(每空3分)
12、文章第三段写到,“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
(5分)
13、“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个小时”?(5分)
14、文中加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何作用?(5分)
15、当父亲让阿曼达从安全口出来时,阿曼达再次重复了一句“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这突出反映了
(5分)
(四)犬人
有一妇人,中年得子,视若掌珍。凡诸百事,均不使为。及至弱冠,衣食起居,须人料理,如襁褓然。
或有老者,劝妇人曰:“当教使言语。”
妇人答曰:“我在,彼何必言。”
或有邻居,劝妇人曰:“当教使自理。”
妇人答曰:“我在,彼何须自理。”
乃妇谢世,子一无所能,日与犬匍匐于门乞食。人名之曰:犬人。
16、请将这段文言文的大意写下来。(不少于50字)(10分)
17、
这段文言文告诉了我们什么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你从中获得了什么?(10分)
参考答案:
1、让孩子们趟街上的雨水,帮助孩子们堆枕头玩游戏。
2、插叙第一人称
3、顺应儿童天性,尊重儿童个性,给他们一个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还孩子一个
真实的生活、一个儿童的世界。(大意对即可)
4、可能有两中答案:(1)不矛盾。两者侧重点不同,传统文化推崇的从严教育指文化知识的学习、道德品质的培养方面;作者的宽松教育侧重于学习之外的娱乐时光,,在这种时候不要过分约束孩子,应该还他们真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