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何同学在塑型之后,确实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个性所具有的的消极性,但是作为身在其中的一份子,当局者迷、茫然无措也是一种必然。
班主任在这个时候可以做以下工作:给学生建议,比如使用记事本、时间规划本,或者请朋友、同学、家长适时提醒等;给家长建议,约请家长在家长群中每天陈述能够体现孩子优点的一个细节,或一件事。
这种表扬有利于在整个班级的家长群体中树立学生的积极形象,进而形成一种利于孩子个性发展的场域;给自己规定,创造机会,给学生更多独立承担的机会。
给任课老师建议,对小何同学提要求,但是当其不能完成时,及时给予指导和督促,不做过多追究。
这样的整体方案推行一个月左右,高一年级在操场进行体育锻炼,体委因故未能带好班牌,我也因事在同学们都出发之后才到教室察看。
小何同学这次发现了体委没有带班牌,就返身回到教室,把班牌双手抱在身前,一路快跑进了操场。
在小何同学身上,一种负责任的积极个性已经开始萌生,她从自己的事情都能忘记,到班级的事情主动承担起来,就是一个从消极个性向积极个性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客观评价与积极而全面的指导,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书面观察法的典型例子参加附件1。
(二)生生交流案例
对于外部评价,客观上存在着与内部评价的差异与分野,如何面对这样的差异与分野,尤其是能否正确面对负面的外部评价,能否从负面的外部评价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这是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
下面呈现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的案例。
如何面对负面评价
引言
“谁在人前不被说,哪个人后不说人。
”我的前辈徐老师常常用这话告诫同行:评价别人时要嘴下留情。
这句话之所以产生,也正是因为在我们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的、都有可能面对的评价中,的确有一些负面评价让我们不知所措,甚至乱了方寸。
本期我们就共同思考——
如何面对负面评价
尹湘江
一篇学生作品揭示出一种心理状态
前段时间,有篇学生作品引起了我的注意,现择要摘录如下:
我(周记)
孟同学(化名)
……
周五时,W同学对Y同学说:“摄影又烧钱又浪费时间,有什么好的!”都怪我的耳朵太敏锐,捕捉到了这么一个细节。
那自以为是的态度与一副高高在上的口吻早就令我相当不爽(他其余行径就不一一列举了),我当时恨不得去把他揍得痛不欲生。
他与我后来的对话更是让我火气大增,还令我想到了那天的事:那天放学,很不巧地碰上了W同学,中途在地铁上聊了起来(我是被迫的),不知怎么说到我和汽车了,依旧是那令人相当不爽的娘娘腔和那“鄙视一切”的眼神:“汽车有什么好的……模联才是……”愤怒充斥全身,热血在往上涌,力量聚集在双手!……要不是X同学察觉到了一点“杀气”,赶紧转移了话题,我怀疑W同学现在……
其实并不是针对W同学,他只是一个引子。
想到上次作文的评语,我相当凌乱,难道只有对我们学习生活有帮助、有启发的文章才能写么?我表达出我个人的内心观点难道就不行么?我用自己的文章宣扬自己的态度就不可以么?
可能,你们很多人在看完我的文章(注:我的许多文章,不单指此篇)后会觉得我不正常,神经错乱。
对!以你们的视角来看,与车为伍,以车为人的人会正常吗?把自己与车融为一体的人是正常人么?至少,你们会认为他是一个疯子。
但如果那就是疯子的话,我宁愿一辈子疯疯癫癫,也不愿意像某些人那样,只懂浮华,自以为是。
最后,送上一句迈杰的经典名言:“别站在你的角度看我,你看不懂。
”
当时我给的评语是:
很感谢你的真诚交流。
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就好比你,可以写自己喜欢的内容;就比如W可以表达对车的态度;就比如我,可以表达对作文的观点;大家都可以说迈杰的名言。
可是,当别人的评价与自我的评价不同时,我们要如何是好呢?
这一作品展现了当下部分中学生面对负面评价时的心理状态。
从文字里可以看出,这位同学的心情比较激动,是因为W同学不认可孟同学的爱好、孟同学认为老师和同学不认可他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