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卷
大小:43.53KB 14页 发布时间: 2023-03-03 14:00:54 3.61k 2.99k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荆轲死后高渐离不忍再想起故友,作为一个乐师,在之后的一段日子里不再击筑,表现了对故友的哀悼之情。

B.“高渐离拍着行李箱,拍着我昏睡的身体”,两个“拍”字,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高渐离极其无奈愤懑的心理。

C.秦始皇熏瞎燕惜眼睛,是想让他专心于音乐,因为秦始皇不但懂战争,懂政治,他还懂音乐,爱好音乐。

D.文末高渐离被杀这一悲惨的结局使人唏嘘慨叹,似有浓得化不开的沉闷和悲伤,同时也增加了历史的凝重与沉郁。

8.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高渐离的形象特点。

(6分)

9.《史记》中记载:“荆轲客高渐离以击筑见秦皇帝,而以筑击秦皇帝,为燕报仇,不中而死。

”本文以“筑”的视角叙述此事,这样的视角有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6分)

【答案】6.D7.C 8.①有政治远见。

从好友荆轲的死和燕王的行为,能预知燕国不保。

②怀念故友,眷恋故国。

忆起荆轲刺秦失败的伤感,对燕国的眷恋,以及知音难觅的孤寂,此时从心底发出的音乐没有人能真正地听懂,回忆里的荆轲和燕国再次撞击他的心灵。

③以死报国,刺杀秦始皇。

忠于燕国,从刺秦失败的遗憾,对燕国不变的忠贞可看出。

9.①从人物形象上看,让静物“筑”开口。

通过对“筑”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衬托了高渐离惜情重义、忍辱负重、壮心不已的形象。

②从主旨上看,用“筑”讲述历史人物真实的遭遇,充分表现了历史文化中深层的悲壮与厚重,增添了历史的沉重感和文化的沧桑感。

③从表达效果上看,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物以人的感情,视角独特,引人入胜。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A.“目的是想展示自己的音乐水平”错。

燕惜循着筑声走到堂前,源于他对音乐的热爱,也为后文重新击筑做了铺垫。

B.“是不想让堂上的主客看轻他”错。

高渐离许久不弹筑,再次拿起时换上华服,整容净面,一方面是出于对音乐的尊重,就如古人重视祭祀,凡祭祀必沐浴斋戒;另一方面,也是觉得不需要再过隐姓埋名的生活了。

C.“因此被抓”错。

文章没有写他因此被抓,而是写“那个夜晚过后,我没有再回到箱子里。

我重新回到了燕惜的怀抱。

我们又变得形影不离了。

我们搬出了那家酒楼。

燕惜对我说,不怪那几杯冰烧酒,该是离开宋子的时候了,有人在等我们呢!”,写他准备去行刺秦王。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C.“是想让他专心于音乐”错。

结合原文“秦始皇拍拍燕惜的肩膀,轻声地说,我早就知道,你不是燕惜,你是高渐离!熏瞎你的眼睛,是想让你专心音乐”可知,秦始皇知道这是高渐离,熏瞎他的眼睛是想让他放弃报仇。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艺术形象的能力。

根据原文“他把我装进箱子里,悠悠地对我说,燕国不保了,我们该离开这里了”“高渐离拍着行李箱,拍着我昏睡的身体,嘶哑着嗓子说,燕王喜割掉的不仅是太子丹的头颅,他割掉的也是他自己的头颅啊!高渐离的话很快就得到了应验”可知,高渐离有政治远见,能通过好友荆轲的死和燕王的做法,预知燕国不保。

“他带着我爬过他故乡范阳城的残垣断壁,涉过血水流淌的易水河,来到白洋淀边的秋风台。

那时,秋风台已经被炮火掀去了半边。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