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信息报告程序:
(一)报告流程:
各班生活委员→班主任→年级主任→校医→学校领导小组、市教育局
(二)报告内容:
1、出现发热(腋温≥37。
5℃)、伴有咳嗽或咽痛或头痛等疑似症状的师生。
2、因病未到校的学生,其病情、病因及处置情况。
3、报告人于每日规定时间向学校领导小组报告。
4、在出现突发疫情(或疑似)时,任何人应立即向年级主任、校医或校领导直接汇报,工作专班成员立即到场,迅速开展工作,并在2小时内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市教育局报告。
三、防控措施:
(一)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
1、采取班主任到班宣讲、上健康教育课、视频宣传、办宣传牌、发放告家长书等形式开展防控宣教工作,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
教育师生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加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办公室、食堂等场所的卫生与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如果戴口罩,必须正确使用和处置,以确保其效力,避免因不正确使用口罩增加传播风险,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口罩在每次使用后应丢弃并在除下后立即处理,在触摸用过的口罩后,用肥皂和水或使用酒精、洁手液洗手;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和学校食堂的管理,食品从业人员必须穿戴干净衣帽、口罩和手套;要认真上好体育课,做好课间操,课后积极到室外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一旦发现染病,立即就诊,并尽量避免接触他人,控制传染范围。
2、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跟踪制度。
3、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家长与学校、学校与市疫病防控中心及市教育局联系机制,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
4、落实食堂、寝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办公室、垃圾房等校内公共场所消毒制度。
5、食堂准备预防中药,全校师生饮用一周。
6、学校停止举办各种大型师生室内集会和会议等活动。
7、新校区安排人员两名、车辆一部值夜班,晚间送生病学生到医院治疗。
8、总务处准备隔离室若干间,防备出现疫情,进行紧急隔离。
(二)学校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
1、病例应按照市卫生部门的要求,及时接受隔离治疗。
2、学校建立与居家医学观察者的联系,及时了解其每日健康状况,并将密切接触者健康状况报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教育局。
3、继续晨检工作,加强学校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样症状监测和因病缺课情况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和诊治可疑病例。
4、学校在市卫生部门指导下,协助卫生机构采取消毒、感染控制等措施,做好疫情控制工作。
5、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6、如疫情传播风险较大,经市政府批准同意,学校按照由班级到年级的原则采取临时停课措施。
7、按照国家和市政府有关规定,学校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他应急处置措施。
(三)学校出现校内感染病例:
在加强非校内感染病例的卫生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市政府的决定,学校采取临时停课或暂时关闭措施。
2、按照国家和市政府有关规定,学校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他应急处置措施。
全体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成员要积极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宣传教育、疫情监测、晨检、午检疫情报告及疫情现场控制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玩忽职守的人员要严肃处理。
篇4:学校流感防控应急预案模板
甲型流感防控期间,为了加强我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应急工作有序进行,保护师生、学校的合法权益,维护学校的稳定,根据学校甲型流感防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学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