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医疗保障组:负责人:XXX。
指导开展健康教育配合专业救护人员开展体温异常师生的处置工作,及时保持与上级领导、疾控部门的信息沟通等。
(5)消毒组:负责人:XX。
按国家和省的消毒指引做好设施、用具及公共场所的清洁及消毒工作。
安排专人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
(6)宣传与舆情引导组:负责人:XXX。
积极做好疫情期间各项工作的信息沟通、上报、总结等:负责协调各部门做好舆情引导工作,及时、正确、公开、透明地宣传报道学校的教育教学、疫情防控等工作。
二、应急处置启动
师生员工在校内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全身酸痛等任一症状时,要及时进行抗原检测,抗原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按照校内感染者分级诊疗办法,学生转移至健康观察室,由家长“点对点”安全接护离校进行诊治。
(一)开学返校体温监测异常
1、开学前,根据上级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研究制定学校2023年春季开学新冠感染疫情日常防控工作方案,通知学生返校具体时间
2、安全保卫组根据返校学生情况,提前保障体温监测设备正常应用,并保证健康观察室的安全使用。
3、开学返校前一周,要求全体师生员工居家每日开展测量体温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临床症状观察等健康自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要检测抗原或核酸,如检测结果确认感染病毒,须如实报告学校,延迟返校。
指导做好个人防护,建议自备一定数量的口罩并每天随身携带4。
学校按照分批、错时、错峰的原则组织师生返校。
开学返校时,学校疫情处置领导小组要在校统筹协调,师生员工返校后连续7天开展健康监测,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
学校北门设置健康观察室,师生员工入校时测量体温,发现发热等症状师生及时采取留观等相应措施。
5、学生入校时,值班领导提醒学生佩戴口罩、有序排队,依次检测体温;值班领导及安保人员负责维持秩序,适时引流、控制好人流量,同时加强周边交通安全管理。
师生出入校门不再提供核酸证明,外来人员入校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现场抗原检测阴性证明,测量体温并观察是否有干咳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经允许后方可入校,入校后须全程佩戴N95口罩,非必要不在校内公共场所驻留。
6、发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全身酸痛等任一症状人员,值班领导配合安保人员立即引领至校门口健康观察室并陪护安抚。
7、在健康观察室,值班领导对有症状人员重测体温,确认体温异常后,及时报告学校负责人,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8。
发现有未按时报到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电话联系如了解到有自测体温异常,立即询问学生状况,安抚学生并告知应对措施,同时第一时间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二)开学后健康监测异常
1、学校提前在教室、食堂等人群集聚场所入口处设置体温监测点测量体温。
2、师生员工进入以上各场所时,要佩戴口罩、相互间隔1米排队等待检测。
工作人员要维护好现场秩序,如人员过于拥挤则应及时组织疏散。
3、工作人员发现体温高于37.3°C、干咳、乏力、咽痛全身酸痛等任一症状的师生员工,立即引导他们前往健康观察室等候,并在旁陪护安抚,同时报告值班领导和学校负责人。
如有症状人员为学生,应及时联系班主任。
值班领导要登记个人信息,然后继续开展体温检测,引导师生员工有序进出。
4、学校疫情报告人对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全身酸痛等任一症状人员重测体温,确认异常后,启动应急处置并报告学校负责人。
班主任接到电话,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
(三)开学后自测(自感)异常
1、人员聚集性场所自感异常
(1)学生在食堂等人员聚集性场所内自感不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全身酸痛等任一症状),立即报告班主任。
(2)班主任报告值班领导,并在做好个人防护后赶赴现场,引导学生至健康观察室等候。
(3)值班领导通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做好个人防护到达现场,对自感异常人员检测体温,确认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全身酸痛等任一症状,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并报告学校负责人。
(4)教职员工在公共场所自感不适的,参考执行上述流程。
2、课上突发情况处置
学生在校期间如果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如课上有学生突然发烧、呕吐等,任课教师应立即带学生离开教室,在室外为其检测体温,并告知健康观察室管理人员对其进行重新测温,同时向疫情报告人汇报。
三、应急处置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