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卫生监督机构
10.对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检测,原则是先由省级及以下疾控机构进行初步检测,阳性标本送( D )复核。
A WHO B 相关研究机构
C 医学院校 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我国卫生部2009年第8号公告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 乙类 传染病,并采取 甲类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2. 甲型H1N1流感病毒包含有 猪流感 、 禽流感 和 人流感 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
3.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和确诊病例时,于 2小时 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它传染病”下的“甲型H1N1流感”。
4.对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7 天,观察期间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5. 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送至 定点医疗机构 进行为期至少7天的隔离治疗。
6、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指定场所集中医学观察或居家医学观察。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 √ )
2.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100℃条件下30min方可灭活。( × )
3.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猪传染给人,人与人之间基本不会造成传播。( × )
4.所采集的呼吸道标本应保存在4℃条件下,保存时间不应超过一周( × )
5.发现可疑病人应在1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 )
6.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 √ )
7.对报告的所有甲型H1N1流感病例立即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病例基本情况、居住地及家庭背景、发病和就诊经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转归情况、暴露史、旅行史、密切接触者情况等。( √ )
8.开展对甲型H1N1流感监测的目的是及时发现、诊断和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和暴发,以便及时开展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隔离,密切接触者追踪和医学观察,加强病例管理和救治,适时、适度启动必要的人群和社会干预措施,减缓疫情播散速度。( √ )
9.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监测主要适用于以下阶段的病例发现、报告和诊断:(1)我国出现输入性的散发甲型H1N1流感病例;(2)输入病例导致我国出现本土的有限传播,但病例有明确的感染来源,或散发病例间有明确的流行病学联系,尚未出现病毒的持续人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 √ )
10.所有甲型H1N1流感的疑似病例均应及时采集呼吸道标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 √ )
四、名词解释(每题 5分,共20分)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乙、丙三种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大流行
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蔓延,不仅其发病率超出当地历年平均水平,而且跨越国界、洲界传播。
3.潜伏期
从病原体入侵机体至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间隔的时间。
4.病死率
某病患者中因该病死亡者占的比例。
五、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对甲型H1N1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
密切接触者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情况下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群,具体包括:诊断、治疗或护理、探视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员;与病例共同生活或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员;或直接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或可能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环境或物体的人员等。
在判定密切接触者,分析其感染发病的可能性时,要综合考虑与病例接触时,病例是否处于传染期、病例的临床表现、与病例的接触方式、接触时所采取的防护措施,以及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环境和物体的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2.简述采集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标本和送检程序的要求
收治病例的医疗机构要密切配合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集病例的呼吸道标本,包括鼻拭子、咽拭子、鼻腔吸取物、鼻腔冲洗液等,以及急性期(病后1周内)和恢复期血清(病后3-4周)标本。实施气管插管的病人也应收集气管吸取物。标本应置于无菌病毒采样液,并立即用冰块或冰排保存或置于4 ℃(冰箱)。根据各省的区域划分,立即送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或“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项目相关网络实验室,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病原学检测。不具备检测能力的省份,应按照生物安全的有关规定,尽快将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