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必要性与可行性
首先,养老机构配备专业医护人员照顾老人起居,提供诊疗服务,使患病老人无需长期占用医院床位,节约资源,同时仍然满足了老年患者对疾病治疗及护理的需求。
其次,国家卫生部调查报告指出,我国60岁以上老人,慢性疾病发生率占53.9%,且人均患有2~3种疾病[4]。
这些慢性疾病病程长,需要持续的医疗护理服务来支持,势必对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带巨大挑战,对现有的机构养老模式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再次,卫生体制不断深化改革,二级以下中小型医院难以为继,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人员超额、薪资不高、医疗设备闲置、病床利用率较低等现象。
如果可以将这些中小型医疗机构的资源整合一部分进入养老机构,不仅能解决中小型医院目前的困镜及资源浪费问题,还能解决养老机构对医护人员以及病床的需求,提升养老机构的医护服务质量。
因此,整合并统筹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资源配置,既降低了养老机构的优化成本,又提高了医疗机构的资源利用率,还能极大改善患病老人的健康状况,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必要且可行。
3.“医养结合”模式的分类
3.1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联盟
这种方式要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签订合作协议,由医院安排医师及护理人员定期到养老机构为患病老人进行诊治及护理,并建立治疗档案,避免老人往返奔波。
当养老机构中有老人突发疾病时能够第一时间联系到合作医院,由医院及时派遣医护团队进行抢救。
如河南郑州第九医院与市内31家养老机构联盟,为养老机构定期随诊、义诊,并根据患者不同需求提供相应医疗服务[5]。
3.2医疗机构转型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
这种方式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特别是对一些中小型医院的资源进行整合,对医疗机构的内部结构及功能进行调整,转型为老年疗养院、老年康复院等“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同时完善所需的设施及配置,对医护人员进行职能培训,明确其今后需为老年患者提供长期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的工作及要求。
如北京市化工医院转型为老年护理医院,使老年人可以有病医病、无病疗养[5]。
3.3养老机构中增设医疗机构这种方式可以在“公建民营”的形势下产生[6],即由政府出资建造,再借助民间专业机构运营,由其引入专业的医疗机构,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服务;也可以将中小型医院的一部分资源整合进入养老机构,为老年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4.“医养结合”模式在机构养老中的健全对策
当前,不管是医疗机构的改制还是养老院服务项目的优化都存在很多难题,一方面资金不足,而且养老机构转型为“医养结合”,其医疗机构身份无法获得,也无法纳入医保定点单位。
另一方面缺乏老年医疗护理的专业人才,无法满足庞大的患病老年群体的需要。
因此,如何健全“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至关重要。
4.1政府转变观念,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需充分认识到“医养结合”模式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并督导施行。
相关部门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对进行“医养结合”优化的养老机构实施卫生准入、医保定点、资金扶持等政策,保障其医疗资质的获得,解决医保问题,减轻入住老人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
对于医养机构的合作联盟,政府应监督其操作流程,保障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信息沟通,使其规范化进行,达到预期目的。
对于医疗机构的改制,政府应做好统筹工作和资金扶持,保障其设施配置的完善及人员素质的培养。
4.2培养老年医护专业人才,提高服务质量
老年医疗服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特殊服务项目,因此对专业护理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
目前,全国取得养老护理资质的专业人才不过两万人,这与庞大的患病老年群体比例悬殊,远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
为吸引更多专业人才,一方面可在中高等护理院校增设老年护理专业,加强专门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可适当提高老年护理人员的地位及待遇,从而吸引更多人员从事相应的老年护理工作,为“医养结合”储备充足的人才。
[4]黄佳豪,孟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1,7(6):63-68.[5]张浩淼.关于成都市机构养老模式发展的思考[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1,11(4):93-96.[6]孙雯芊,丁先存.公立医院医养结合模式可行性研究——以合肥市滨湖医院老年科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5(5):69-74.把老年“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做成最美的夕阳产业
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三部分组成。
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居家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
对此,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就如何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家在土地、税收、用水、用电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民政部将进一步推动落实现有优惠扶持政策制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及长期护理照料制度和保险机制、建立现代老年产业体系等加大探索。
今后我国养老服务也将出现五大转型①从家庭保姆照料到专业护理员照料②从以家庭和个人的赡养照料为主到以社会制度性保障为主③从保障老年人衣食住行基本生活到提供康复照料、情感护理等服务保障④单纯的养老机构到“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机构转型⑤从以政府为主办养老机构到公办与民营同步发展模式“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服务模式是“老有所医”与“老有所养怕勺有机结合,是养老、健康保障体系架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池是解决当前医疗与养老互相独立、自成体系的条块分割体制格局弊端的方法“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服务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内涵表现在实际医疗保健服务和老年照护服务工作中对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水平要求高特别是对行动不便和智障老人的照护更为理性、人文关怀更为个性化等特殊性。
因此对“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服务功能、任务定位要有别于一般医疗机构和养老院。
要求从养生、保健、生活照料护理、医疗等各方面都能充分满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要求。
如提供精美、健康、合理的营养膳食定期组织省内外的旅游度鼠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如书法、绘画、文体娱乐活动等定期为老人进行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和医疗服务定期检查身体,建立健康档案向老人提供金融、理财和法律、公正服务倡导精神愉悦的保持,进行心理干预通过各种活动让员工和老人断交流,让老人保持心情舒畅提高老人的幸福指数。
建立适应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医养结合”新型模式应在政府统一规划下,因地制宜,把医养结合起来一是由现有医院发挥医护资源优势创办养老机构二是由大型养老院创办老年医院或老年医疗保健中心科三是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联合创建新的医养结合机构让新机构一开始就具备医养结合的功能解决养老机构在医疗保健服务和心理关怀存在的不足解决失能老年人住养老机构就医困难,住医院又无人护理的问题河以起到集养老、照护、保健、康复、诊疗于一体的目的。
总之、建立“医养结合”产业化、人性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已是大势所趋。
实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模式,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扩大社会参与健全和落实社会福利制度特别是在政策导向上要完善投资、融资政策、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解决老年人住得上、住得起养老机构,解决为老年人服务的职工、从业人员、都热爱养老服务工作肩能力、高素质地为老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