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医院污水监测标准答:
污水中粪大肠菌群每月监测2次,标准≤900MPN/L;肠道致病菌(主要监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每半年监测一次,不得检出致病菌;接触池口总余氯量每日监测2次,标准2mg/L---8mg/L。
9、洗手的步骤和时间答:
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A.3.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A.3.2手心对于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A.3.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A.3.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A.3.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A.3.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A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10、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输血器、输液器等使用后的处理答:
①一次性输血器(袋)、采血后的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可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收集直接焚烧②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使用后先剪下针头部分直接放入锐器盒,软管部分放入专用的收集袋即可③医院建立定点回收制度,设专人负责定点回收。
每个科室使用后加强管理,严防人为流失
11、手术病人预防肺内感染措施答:
①术前要求病人戒烟②除去呼吸道分泌物③进行预防肺炎的指导与教育④术后鼓励病人咳嗽多做深呼吸⑤早下床活动⑥控制干扰咳嗽及深呼吸的疼痛⑦避免使用镇静剂⑧进行气管切开部位抽吸处理时应严格无菌操作12、紫外线灯管的监测要求答:
紫外线灯管每半年进行一次强度监测,30W新灯管强度应不低于90uW/cm2,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不低于70uW/cm2,低于70uW/cm2时应及时更换;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延长照射时间。
日常监测内容包括:
使用日期、照射时间、照射累计小时数、保洁情况、使用人签字等。
13、在医疗机构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以下要求答:
①Ⅰ类和Ⅱ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2.Ⅰ类和Ⅱ类区域包括层流洁净手室、层流洁净病房、普通手术室、产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②Ⅲ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0cfu/cm2。
Ⅲ类区域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③Ⅳ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5cfu/cm2。
Ⅳ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
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14、换药室、治疗室、妇产科检查室、儿科病房,空气中细菌总数≤500cfu/m3,物体表面细菌总数≤10cfu/cm,医护人员手的细菌总数≤10cfu/cm2;普通手术室、产房、供应室、重症监护病房,空气中细菌总数≤200cfu/m3,物体表面总数≤5cfu/cm2,医护人员的手≤5cfu/cm2;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总数≤10cfu/m3,物体表面总数≤5cfu/cm2,医护人员的手≤5cfu/cm2;门诊大厅空气中细菌总数≤4000cfu/m3;消毒后内镜细菌总数<20 cfu/件;口腔冲洗水中菌落总数≤100cfu/ml,手机喷水中菌落总数≤100cfu/ml。
15、空气微生物采样应如何布点答:
当室内面积≤30m2时,可在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一般是中心和两端距墙壁1米处各取1点,当室内面积≥30m2时,应取中央及四角距墙壁1米处共5点。
布点高度为垂直地面80-150cm。
16、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答:
(1)滥用抗生素破坏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2)多次使用侵袭性操作.(3)环境污染严重,包括医院中1切医疗用具,空气,医务人员的手,1切医疗器械的表面.(4)易感人群:
婴儿,老人,大手术后,危重病人,慢性基础病,原发病严重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放疗或化疗者.17、《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要求答:
①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②禁止邮寄医疗废物;③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④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或生活垃圾;⑤禁止将医疗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运输。
18、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的职责答(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
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5)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