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公共关系史、公共关系理论和公共关系实务共同陶成了公共关系学的体系。
(√)
13:整个企业识别系统中,行为识别应当是理念识别的动态延伸。
(√)
14:社会流行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行为活动。
(√)
15:在为他人介绍时,要遵循“尊者优先”的原则,即先把职位高的人介绍给职位低的人。
(×)
16:市场经济条件下,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是客观现实,故“酒香不怕巷子深”。
(×)
17:1989——1992年是中国公共关系的迅速发展时期。
(×)
18: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70年代开始的。
(×)
19:1961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拟定了《国际公共关系协会行为准则》。
(√)
20:组织形象的内容是单一的,不是全面的,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
(×)
1:1986年12月,北京市成立公共关系协会,成为全国第一家省市级的公共关系团体。
(×)
2:按照发展过程分,公众可分为非公众一行动公众潜在公众一知晓公众。
(×)
3:杂志发行范围广,读者稳定,深入社会。
(×)
4:伯纳斯是第一位公共关系理论家。
(√)
5:整个企业识别系统中,行为识别应当是理念识别的动态延伸。
(√)
6:自我期望形象即社会组织自己所希望具有的形象,它是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
7:政府公众对象主要是指政府官员。
(×)
8:边缘公众指与组织虽有关系,但联系较少、影响较小的一类公众。
(√)
9:1989——1992年是中国公共关系的迅速发展时期。
(×)
10:大众传播体现了公共关系实务的特征。
(×)
11:公共关系概念首出现是190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