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临床科室在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等。
34.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点科室/部门是指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对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的科室。
如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母婴室)、移植病房、烧伤病房、手术室、产房、导管室、消毒供应中心、内镜室、口腔科、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性疾病科等。
35.标准预防的基本原则是:(1)认定所有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可被传播的感染原,应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2)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所有患者。
(3)目的是预防感染原在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传播。
36.需要消毒的内镜有:胃镜、肠镜、纤支镜、喉镜等。
需要灭菌的内镜有:腹腔镜、膀胱镜、胸腔镜、胆管镜、脑室镜、关节镜等。
37.使用隔离衣或防护服时应注意:(1)正确穿脱隔离衣与防护服。
(2)隔离衣和防护服只限在规定区域内穿脱。
(3)穿前应检查隔离衣和防护服有无破损;穿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及衣领;发现有渗漏或破损应及时更换;脱时应注意避免污染。
(4)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隔离衣或防护服若无明显污染可连续应用。
(5)如接触过疑似患者,接触第二位患者时应更换隔离衣或防护服。
(6)隔离衣或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7)重复使用的隔离衣应每天更换,遇污染时及时更换、清洗并消毒。
38.导尿管置管时,预防感染的措施有:(1)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
(3)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4)充分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黏膜,防止污染。
(5)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ml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
(6)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39.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中的非胃肠道接触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通过针刺、咬伤、擦伤和割伤等途径穿透皮肤或黏膜屏障,接触血源性病原体的状态。
40.执行手卫生时,选择洗手或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是:(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选择使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应首选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41.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重新分类。
42.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是指:近期曾应用或正在应用抗菌药物期间出现的肠道菌群失调所致腹泻性肠道疾病,包括由艰难梭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
临床表现为腹泻或见斑块条索状伪膜,可合并发热或腹痛。
周围血白细胞可升高,大便涂片有菌群失调或培养出有意义的优势菌群。
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肠壁充血、水肿、出血,或见到2~20mm灰黄(白)色斑块伪膜。
43.需要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的项目有:(1)使用中的消毒剂。
(2)紫外线辐照强度。
(3)消毒内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等。
44.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时应注意:(1)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采用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等。
(3)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灭菌剂。
(4)物体表面消毒,应考虑表面性质。
光滑表面宜选择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等消毒方法。
45.医疗废物分为以下五类:(1)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2)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3)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