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2023高三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及答案
大小:37.75KB 12页 发布时间: 2023-04-10 13:02:22 5.86k 5.81k

“我”是蔡老头故事的见证者,也是蔡老头的同情者和支持者,所以“我”曾亲自在他的申诉材料上盖上十九个公章,并准备给他盖第二十个公章。

小说通过写蔡老头由急切地证明入党时间到最终放弃继续上访求证,写出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党的理解和深厚感情,读来感人至深。

(2)文中多次写到大家听到蔡老头言语时的“笑”,请分别找出并谈谈你对大家“笑”的深意的理解。

(6分)

(3)小说中的蔡老头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分析。

(6分)

(4)小说以“信仰”为题,用意何在?蔡老头的故事对现实人生有诸多启示,请结合现实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较真的吕叔湘

叶兆言

吕叔湘先生是丹阳人,不知道他在公众场合说不说普通话,几次见他和祖父聊天,腔调都接近苏州话。

或许因为他曾在苏州生活,或许因为他治语言学,有很强的语言能力,我一直以为他是苏州人。

吕叔湘和俞平伯都比祖父小又为祖父所敬重和钦佩。

俞平伯是名士,两耳不闻窗外事,晚年喜读林译小说,突然有了兴趣,就找出来读,纯粹为解闷。

俞平伯才华横溢,童心未泯,不算十分认真。

吕叔湘正好相反,在做学问的路子上,俞是出世的,吕是入世的。

俞活得像个艺术家,吕更像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文学者。

俞平伯身上多少有些遗老遗少的脾气,吕叔湘绝对没有。

以俗名论,他没有俞平伯家喻户晓的影响,但在汉语言学这个范围内,尤其是在汉语语法研究方面,尊他为一代宗师绝不过分。

我想说的是,吕叔湘具有人文关怀色彩,祖父就经常教导我向他学习。

他是我见到的人中间,最讲究认真做人的。

我们家无论是谁,看到文章里的错字病句,就会说:“要是吕先生看到了,肯定气得够呛!”吕叔湘一生都在维护汉语的纯洁。

80年代中期,吕叔湘发现《人民文学》上错误实在太多,忿忿不平地写信一一订正,杂志于是发表了一封短信,一本正经地向吕叔湘表示谢意。

可是这封短短的感谢信,竟也是错误不断,甚至把吕叔湘写成了“吕淑相”。

我们全家捧着那期《人民文学》哈哈大笑,因为想象不出吕叔湘会气成什么模样。

文章里有些错误是免不了的,可是这次错得太离谱了。

记得当时《人民文学》当时正因为某篇文章的“思想问题”吃批评,我父亲想写信劝吕叔湘在这种特定时刻放人一马,最终没敢写,因为以吕叔湘的认真态度,打招呼只会让他更生气。

成天和语法打交道的人,难免给人一种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错觉。

我觉得,语法有时候像一副铮铮发亮的手铐,锁住了写作者的手脚,而语言学家常常扮演恶婆婆的角色,动不动挑小媳妇的刺儿。

吕叔湘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竟然把一门最枯燥的学问,做得绘声绘色津津有味,从不让读者感觉到无味和可憎。

吕叔湘的文字功力是第一流的,他翻译的民俗学著作,译文本身就是很好的汉语教材。

我父亲总说,自己最初的文笔是受了吕叔湘译文的影响——在父亲的文学少年时代,吕叔湘翻译的萨洛扬的《我叫阿拉木》风行一时。

70年代后期,吕叔湘的《文言虚字》再版,第一版就印了17万册,可见他著作的受欢迎程度。

他的强项是深入浅出。

深,指达到了许多前人未有的高度;能够浅,指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最平白的方式教给别人

吕叔湘在语文教学的圈子里,是振聋发聩的人物。

对于学术界来说,吕叔湘最重要的两部书是《汉语语法论文集》和《近代汉语指代词》;对于学术之外的人来说,他的民俗学翻译著作和《文言虚字》的影响更大。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5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