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有线搭线窃听
B、无线窃听
C、激光探测窃听
D、定向探测窃听
33、涉密人员有(ABCD)的权利。
A、参与保密教育培训
B、行使保密监督
C、获得补偿
D、规定配备保密设施设备
34、机关、单位应当定期对本机关、本单位工作人员进行(ABCD)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A、保密形势
B、保密法律
C、保密法规
D、保密技术防范
35、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保密检查过程中,发现泄密隐患,可以(ABC)。
A、询问人员
B、对有关设备依法先行登记保存
C、必要时进行保密技术检测
D、按照国家规定对有关载体进行销毁
36、保密检查的基本程序涉及(ABCD)。
A、制定检查方案
B、下达检查告知
C、组织现场检查
D、下达整改告知书,组织复查
37、以下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不对的的是:(BCD)。
A、起草涉密文献、资料的过程稿、送审稿、讨论稿等,都应按照密级文献管理规定妥善保管,不能随意丢弃
B、未经批准携带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C、涉密文献通过密封包装后,可采用中国邮政专属的EMS快递服务传递
D、涉密载体销毁的登记、审批记录无需长期保存备查。
38、根据检查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保密检查分为(BC)。
1各级国家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
范围的规定及时确定密级。答案:正确
2各级机关和涉密单位编发的内部工作简报都应定为国家秘密。答案:错误
3个人参加会议带回的秘密文件、资料,应交本单位文秘部门登记、管理。答案:正确
4个人因公外出,携带涉密载体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答案:正确
5工作中经常处理、产生、知悉和掌握绝密级事项的人员,应当被确定为核心涉密人员。答案:正确
6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答案:错误
7工作中所有接触绝密级事项的人员,应当被确定为核心涉密人员。答案:正确
8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应当将涉密载体存放在保密设备里。答案:正确
9公开报道、出版或个人接受境外媒体采访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军事方面内容的,不用事先经过审批。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