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教育发展到今天,为师无德现象一直阴魂不散。
为知识而知识,不顾获得知识的方法与过程是否合乎人性和德性,可以说,是现今学校教育潜意识或显意识的理念或信条,案例中的潘老师已展现得淋漓尽致。
③在今天,究竟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家长、校长甚至整个社会衡量一位教师称职与否的主要依据是什么?那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
老师为了保住饭碗,为了博得家长、校长的欢心,不得不狠抓成绩。
④值得强调的是,案例中令人触目惊心的无德现象固然可怕,但更为可怕的是对无德现象的麻木。
案例中那位教师竟然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拥戴,这种麻木使我们失去了纠正这类行为的可能,直至成为帮凶。
150.【答案要点】①不对。
因为他的教育理念是管理型、自我中心的,他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这样的思想必然使他投入这样的“战斗”。
②田老师采取的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办法——没收,教师非常机械地按照“自我”的习惯思路来执行“管理”。
然而,学生不交,这样一来,教师的想法就出现了转折,他的思路重点从“维持纪律”转变成了“维护个人威信”,于是,这位老师在教学时间,竟然置多数学生于不顾,与一个学生较劲。
③最后学生把书拿出来了,似乎田老师“胜利”了,但实质上是失败了。
在教育学生上没有取得成效,个人威信也没保住。
④遇到这种情况,教师提醒一下,学生把课外书收起来就行了,教师应该照顾大多数学生,继续讲课。
课下再找他谈,像朋友一样,跟他分享读课外书的快乐,同时提醒他学会自我控制,不要在课上看,相信效果比这样“较劲”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