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院领导的带着下对医院进行了拉网式的安全隐患自查。
参加人员:所有安全领导小组成员:〔院长〕、〔副院长〕、〔支部书记〕以及各科室主管领导及相关人员。
全面检查医院各种电路和医疗设施,从细微处着手,不留死角,确保安全工作无隐患。
检查内容:消防设施、安全标志、电器线路。
检查情况:
1.对医院各处用电线路、设备进行检查。
接近老化,已满足不了新时期用电要求的电线等予以更换,对电闸、插座、电扇等能否正常安全使用作了细致的检查,未发现安全隐患。
2.排查消防器材。
消防栓无一损坏,有数个灭火器接近使用期限。
安全领导小组当即要求后勤立刻购置更新,确保不影响正常使用。
接近使用期限的,将用于近期消防安全演练之用。
3.排查安全标志。
绝大多数标志没有损坏,可正常使用,只有一些褪色、不太醒目,医院将立刻予以更换。
4.对楼梯、走廊护栏细致排查,未发现安全隐患。
医院坚持“安全大事,人人有责〞的原则,安全检查小组负责催促、检查,全体员工参加,逐级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实行责任追究制。
从患者进入医院大门时开始,就构成了医患合约的关系,医院无时不在承担着对患者的各项责任,其中医疗护理安全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体系的日趋完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维权意识的增强,更促进了医院把医疗护理安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升医疗护理质量,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完整的医疗风险管理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
护理是一项与人类健康、生命安全休戚相关的职业,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
护理人员如何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工作中会存在的护理隐患
01、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是护理措施的实施者,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护士,因此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关系到护理安全与否的首要因素。
当护理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时,就可能给病人生理、心理带来不安全的隐患。
1、不能严格执行自己的工作职责、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严重隐患。
1)不能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特别是查对制度,在执行医嘱时或错抄或漏抄;目前医嘱核对大部分科室只能每天核对一次,做不到班班核对,甚至核对时也未对出错误,以致多用、少用、漏用及错用药物等。
2)交接班制度不严,护士往往对病人病情不能做到心中有数,如我们个别科室对病情较重的病人,第一天交过第二天就不交班了,结果夜间发生病情变化时夜班再交班,也曾说过,但是收效不大。
3)医院有分级护理制度,护士应根据分级要求给予病人相应的护理。
但是个别护士值班时不能按时巡视危重病人或巡视病房时也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由于社会上一些因素影响着护士,不安心本职工作,工作不负责任,对病人不关心,有时甚至违反操作规程,造成对危重、意识丧失的病人未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而发生坠床、压疮、烫伤等事件也时有发生。
2、专业理论知识及护理技术水平偏低
1)我们的护士多为年资低,临床经验不足者,专业知识不扎实,技术操作不熟练等,造成一些基础操作如静脉穿刺成功率低、灌肠肛管插入的深度、溶液的配制了解不够;常用的药物规格不够熟悉(举例如化疗药物);备皮范围、方法掌握不够甚至刮破皮肤等。
2)有的护士理论知识缺乏,或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不能很好结合,以至于对病人的病情观察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缺乏预见性和主动性,在发现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时措手不及,不能及时处理。
3)不能熟练掌握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
3、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
护理文书要求真实、字迹清楚等,它也是法律的有力依据,要用它保护自己。
但是我们仍然还有不重视现象发生。
1)体温单记录的时间如入院天数、手术时间等与医疗记录不一致;体重、血压缺项、大小便漏写、出入量漏记、错记、生命体征描绘不齐等现象。
2)护理记录单不能及时记录,由于护士忙于各种治疗护理,有时不能及时地将护理活动记录下来,有的是记在纸上下班后一起记录;或下班时回顾性地记录,致使记录内容可能出现粘帖、涂改,甚至关键的内容漏记等现象;记录使用非医学术语,内容缺乏连续性,有时也会造成医疗纠纷。
(如一次我上时发现安医大附院的护理记录单记录不够正确,被送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