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句式理解句子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为燕子______,______,所以______。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意,增强环保意识和爱护鸟类的意识。(情感与价值观)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厚重的民族精神和民主文化。《新版课标》在前言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材,在教学中仍然需要关注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共处,引导学生“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学段目标),自由舒展精神,释放情怀,打好人生底色。笔者认为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本旨所在。
如:(1)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僵硬的山路,四处寻找燕子。
通过填空的形式,交流让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一是就字面意义进行延伸,比如“纷纷”,从字面上看指的是拯救燕子的人多,“四处”指寻找燕子的范围广;二是透过字面意义感受深层的内涵,比如“纷纷、四处”反映了人们对于保护动物的博大的爱心、为拯救燕子所付出的辛苦劳动等等;三是说明表达效果,比如运用“冒着、顶着、踏着”这三个动词,能够较好地体现气候、环境的恶劣以及人们无所畏惧的高尚品质。
(2)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听到广播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句式体会:贝蒂她不在乎______,不在乎______,在乎______,在乎______。
6.请你根据内容解读和学情分析,预设本课文的课时学习目标(一课时)。(10分)
本课准备花2课时来教。预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背诵带“燕”字的古诗识记“燕”,自主质疑并引入课文。通过拆字法、利用熟字记生字、看图识字等方法认识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通过填空的形式理清课文主要内容以及独特的叙述方式。
3.通过理解“骤降、风雪、疲劳、饥寒交迫、温暖”等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来理解人们对燕子的关爱,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测试样卷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小学语文(三、四年级)
1.(12分)
(1)【单元说明】:有助于了解编者单元编排的意图。(2分)
(2)【泡泡语】:提示文本的重点、难点,有助于学生对文本重点、难点的理解。(2分)
(3)【会认会写的生字】:这是教材提供的会认会写的生字,具体到课时、学生的实际,还需精选。(2分)
(4)【练习】:这是精读课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往往提示学习的方式方法、内容的重点难点。不同的练习有不同的侧重点。如练习1根据课文的特点,提出了学习本文的主要方法和要求:有感情地朗读;练习2关注重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也提示了学习方法和内容;练习3同样明确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把握人物特点,用读说写结合的方式。(每小题2分,合计6分)
2.(8分)
可分析题目的特点和作用。(8分)
3.(10分)
可从课文的构思、或课文的结构、或学生的学习运用等方面分析。(10分)
4.(30分)
(1)从教师角度分析;(5分)
(2)有清晰的思路、有重点难点特点的分析;(20分)
(3)表述准确、书写规范;(5分)
5.(30分)
(1)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分析;(5分)
(2)列出适合学生学习内容的要点,有简要理由;(20分)
(3)表述准确、书写规范;(5分)
6.(10分)
(1)一课时教学目标,写明第几课时,共几课时;(2分)
(2)目标具体、准确;(6分)
(3)目标表述规范。(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