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于旧的教学方法,不要盲目抛弃和遗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面对困难,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它们,探索和总结适合自己教学特点的方法和手段。
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5
教师这个职业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劳动,而且它的烦琐、漫长似乎永远没有尽头;它不能重复,必须时时更新,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飞速发展的时代也不允许我们有丝毫懈怠;所谓的寒暑假期也很难静心去真正地放松和休息——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要求,各种名目的教师培训都是不得不放在假期进行的。
那么,是什么战胜这些苦辛的东西,使我们留在教师队伍里呢?那就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爱,对学生的爱。
通过这段时间听专家讲座,听江苏省淮阴中学开明分校教师的课,旁听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及参加各种学校活动,我不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
一、个人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面
1、语言素养不足。
我因为语言素养上的欠缺而屡陷于教学困境中。
由于不擅写作,不能进行系统的总结,一些活动、竞赛不能参加;不能很好的撰写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感想,教学反思等等。
这是我的短板。
2、课堂教学能力欠缺。
我自认我至今尚没有能力完全控制课堂包括课堂节奏、课堂时间。
而因为教学进度,教学成绩等各方面的压力,我的课堂致力于课堂节奏快,教学“容量”大,在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有时提出问题,都不给学生“想一想”的时间,而是直接就让孩子站起来回答,而孩子往往连问题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有的孩子虽然听见了问题,但还没来得及思考,但当他一坐下却马上就想起答案来了。
有时为了“按时”完成任务,避免课堂上出现意外的枝节,设计的问题往往都比较细小,甚至学生只需要回答“对”或“错”就可以了。
这样的课堂可以说是完全控制在教师的手中,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是无益的!
3、公开课“艺术”化。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公开课逐渐演变成一门不允许失败的“艺术”。
为了避免“失败”,我的多数公开课,在备课时都经过了反复打磨,公开课已经不是一个人的劳动,而是融合了一个集体的智慧。
因此经过反复修改打磨后的教学设计不允许轻易改变,甚至连每一句过渡语、串联词、对学生的评价语都事先设计好,只等着在合适的时候抛出来。
尽管教学现场、学生情况跟预设的情况并不那么一致,也只能照着这个现成的“剧本”演下去了。
这样的课是不能保证教学效果的!
4、课外学习形式化。
我发现我的学生课前预习流于形式,学生根本不预习。
课后复习除了做“学习之友”,就是死记硬背知识点,老师听写检查。
这是没有效果的学习!
(二)学生方面
对学生了解不够,学生感受不到爱。
当下,学校迫于种种压力,只关注分数,关注升学率,而教师专注于研究每一年中考、高考的试题变化,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被深埋在题海之中,厌学者大有人在,逃学者也屡见不鲜。
我所带的学科是八年级物理,3个班级,153名学生。
到目前为止,有些学生的名字,我还叫不出来。
开课前,在和其他老师沟通以后,知道了哪些学生是学困生,哪些学生是“难教的学生”以后,就不去进一步了解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难教的原因,先入为主。
在这些学生出现问题以后,在事情还没有发展到非常严重之前,我更看重的是他们的学习成绩,一旦他们的成绩总是不及格,我就对他们所有的一切产生了怀疑。
我从心里不信任他们,更不关心他们内心的苦闷。
而我的态度也造成班里其他同学也来嘲笑他们,冷漠地对待他们。
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些学生把哀怨、惊恐和屈辱深深地埋在心底。
终有一天,他们会离开这个对他们来说无比冷酷的地方,厌学,逃学。
我的教育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