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6.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
7.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
8.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9.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1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
1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12.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
12.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13.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
14.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
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15.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16.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
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
17.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18.语文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19.课堂教学评价是语文课程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
20.作业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设计是作业评价的关键。
21.阶段性评价是在教学关键节点开展的过程性评价,旨在考察班级整体学习情况和学生阶段性学习质量,是回顾、反思和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
22.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
23.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24.复句的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
25.常用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
26.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二、简答题(每题7分,一共28分)
1.简述语文课程理念
(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
(3)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
(4)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5)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
2.简述语文课程主要主题与载体形式。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革命文化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简述语文课程实施教学建议。
(1)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
(2)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
(2)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3)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4)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