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学争论,中国地震局在商务部、外交部、科技部等多个部委的支持下,在海外
通过救济、援建的方式,已经在阿尔及利亚、缅甸、老挝、印尼、巴基斯坦、萨
摩亚等6个国家建成了40个地震台,我国不断推动"一带一路"区域地震监测台
网建设和地震观测技术培训。()正在接受我国的救济。B
A、墨西哥B、尼泊尔C、日本D、俄罗斯
5.地震观测无法为()供应服务。C
A.为大震速报和快速响应供应实时观测数据和依据。
B.实现动态监测震情,为地震猜想供应基本信息。
C.记录地震时的地面运动,直接推断房屋倒塌状况。
D.监测地下核试验、矿山坍塌等。
6.大地震发生前往往会有一些动物表现出特殊反应,如日常生活中发觉一些
无法解释的动物反常状况,我们应当选择()。B
A.发布地震预报B.报告有关部门
C.与伴侣谈论D.闭口不谈
7.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报的最主要区分是()。B
A.地震预警的时间短,地震预报的时间长
B.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地震预报是在地震发生前
1C.地震预警由地震部门发布,地震预报由政府发布
D.地震预警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地震预报需要经过专家会商
8.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于()年正式立项。B
A、2008 B、2015 C、2000 D、209.一次地震发生时,确定震中至少需要()地震观测台记录到的地震波数据。C
A.1个B.2个C.3个D.4个
10.在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布权在()。B
A.中国地震局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C.地震预报专家D.省地震局
11.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发布。C
A.中国地震局B.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D.地震科技工作者
12.地震预报分长期、中期、短期、临震预报四种,其中短期预报()。B
A.是指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B.是指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C.是指10日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D.是指6个月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13.我国的地震预报争论是从20世纪()才开头的。C
A三四十年月B四五十年月C五六十年月D六七十年月
14.国家对地震台网的建设,实行()。D
A.统一管理B.分类管理C.分级管理D.统一规划分级分类管理
15.我国建设的现代化地震监测网络是()。C
A.以地下为主的观测系统
B.以地表为主的观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