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活泼好动的特点在小半幼儿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甚至表现为顽皮、淘气。
103、大班幼儿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但已有了抽象概括的萌芽。
104、5~6岁幼儿的主要心理特征是: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好学爱问,以模仿为主要学习方式,活动具有明显的直观行为性和情绪左右他的行为等。
105、学前期幼儿辨认形状的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106、幼儿是先学会分辨前后,然后是上下,最后才是左右。
107、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108、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觉过程,是感觉的高级形态。
109、在观察活动中,保育员要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帮助幼儿学会自上而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外到里,从近到远的观察方法。
110、幼儿的观察目的性强,持续时间短,缺乏观察方法,概括性差,很细致。
111、记忆是人脑对经验的反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112、记忆是一个反复感知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再造。
113、情绪的产生前提是需要的满足。
114、幼儿是无忧无虑的。
115、幼儿不存在情绪健康问题。
116、幼儿很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117、新生儿期就有了各种情绪。
118、新生入园,班里有一个孩子哭,其他孩子也会莫名其妙地跟着哭,这说明感情的动机作用,情感的这种作用在幼儿期表现尤为明显。
119、幼儿告状是孩子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120、拆卸玩具行为是幼儿求知欲的表现。
121、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人际关系。
122、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是孩子从一个自然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
123、幼儿的想象活动是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的,而且经常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
124、合理的想象是幼儿心理健康的保障。
125、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126、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是由直观行为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
127、幼儿在判断事物时常从事物外在或表面的特点出发。
128、幼儿对事物的判断或推理是有依据的。
129、幼儿的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
130、问题情境是指那些在幼儿生活和活动中提出的问题。
131、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总是与其他心理过程相伴并保证着心理过程的顺利进行。
132、“一目十行”是指注意的分配。
133、幼儿的活动越熟练,幼儿注意的分配能力就越强。
134、幼儿的年龄越小,其注意转移就越快。
135、幼儿的社会性行为不是生而具有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学习的结果。
136、幼儿期是个性初步形成时期。
137、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
138、孩子会用“我”这个词就标志自我意识的产生。
139、幼儿能独立、全面、客观地评价字迹。
140、幼儿的气质具在稳定性,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
141、人的气质在一生中变化相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