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中江北新区分校(小学)每周班子会讨论研讨心理工作,结合社会资源,每月开展1次家长活动,给家长提供帮助,给孩子提供支援。
南京市第十四中学每月聘请家长和邀请专家进校园讲座各1次。
南京市浦口区外国语学校高新分校(初中)每月开展“周末家庭派”活动,邀请专家莅临指导。
2.提供个别辅导助推心理健康教育精准化
各校中心下设的心理辅导室在不占用学生正常学习时间的前提下,每周开放接待时间10至20小时,并明确固定开放时间,公布给全校师生。
中小学校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指已严重影响到患者本人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有419人。
分析患严重心理疾病学生数占全校学生总数的百分比,中学高于小学。
30所学校目前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为0人。
全区中小学20xx年度一共个别辅导、接待学生5121人次,各校根据相关法律要求,开展辅导接待,对轻度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个别或团体辅导,对于中、重度心理障碍的学生,能及时识别并转介,并建立跟踪反馈制度。
南京市江北新区特殊教育学校个别辅导数占学生总数100%。
南京市扬子第二小学个别辅导数占学生总数51%。
南京市江北新区柳袱小学个别辅导数占学生总数43%。
南京市九龙中学、南京实验国际学校个别辅导数占学生总数32%。
3.拓宽校外资源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化
南京实验国际学校与晓庄学院心研院合作“九年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观察与心理成长支持中心”。
南京市江北新区沿江小学学校与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产学研合作单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并邀请南师大刘穿石教授和其团队为教师、家长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导。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组织"心理小问号"系列活动,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学校与百润社区、沿江街道合作,到石佛寺戒毒所开展心理指导。
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厂小学邀请晓庄学院夏倩教授,未成年保护中心段宁教授到校讲座。
南京晓庄学院顶山实验小学利用学校“博士伴成长”项目,邀请晓庄学院心理教育博士张环教授到校开讲座,给老师、家长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邀请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授、心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蒋波及南京脑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心理学硕士、精神病学博士吕颖来校进行智慧父母课堂讲座。
4.借助软件平台件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
各校能借助学校心理辅导与管理软件平台,为学生建立成长信息记录,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心理状况、辅导记录等;有对学生高危时段及高危人群和个体的分析,有特殊学生的档案资料。
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对于个别有重大心理疾病的学生,不定期地邀请心理专家进行单独的心理辅导,对这些孩子不定期地回访。
学校借助学校心理辅导与管理软件平台,为学生建立成长信息记录,对高危人群、学生高危时段的个体分析,特殊学生的档案资料齐全,规范。
南京市江北新区鼎泰实验小学利用区平台和区分享的资源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主题讲座培训,同时推送给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短视频。
5.依托主题活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长效化
南京市江北新区泰山小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心育节活动,包括学生团建,教师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指导,学生心理漫画等等。
疫情防控期间,防疫工作做扎实。
线上学习过程中进行全员电话访谈,语、数、英老师和全班学生进行电话沟通,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填写电访记录表;每周两次线上心理课,班主任用“腾讯会议”或QQ和学生进行互动;复课前所有任课教师对学生开展宽心班会课,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组织开展线上家长会。
班主任对学生居家生活、家长和孩子和谐共处等方面进行指导,为家长们提出合理的建议。
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有完整的学生心理活动体系。
邀请专家对学生进行线上讲座;班级心理委员收集学生烦恼,总结共性问题,拍摄心理情景剧,对全校进行展映,促进学生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小幸福讲堂活动;进行班级心理主题黑板报评比;开设心理小电台。
疫情后利用视频、小文字进行心理健康保健和疏导指导。
利用北门的浦“星”人联络站给予学生渠道去诉说自己的烦恼。
利用家校共育宣传、亲子游戏,共建家校共育之桥。
6.开展社团活动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化
学校有学生心理社团、兴趣小组或团体训练营等。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每班设置1名心理委员,随时关注班级学生动态,给予同伴支持和帮助,一旦发现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及时上报班主任。
设立心理信箱,注意保护学生隐私,让孩子敞开心扉。
开设“灵润娃心理广播站”,相约每周二,学校知心小屋的心理教师和大家聊聊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