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高温季节到来之前,要制定防暑降温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对高温作业点要做好调查摸底,心中有数;对防暑降温设备要组织维护保养;对高温作业工人进行体检等。
(2)制订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暑季要根据生产特点,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增加工休时间,安排好工间休息地点,休息室或凉棚,有条件的可在休息室设置空调设备。
(3)充分保证高温作业工人睡眠时间。在室内设立一定床位的高温临时宿舍,供路远或家庭环境差的高温作业工人临时住宿,同时做好食堂和家属工作,保证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
(4)改革工艺。通过技术革新,改进操作方法和工具设备,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消除或减轻笨重的体力劳动,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
(5)合理布置和疏散热源。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将各种热源布置在车间的下风外,或放置在室外自然冷却或用喷水的方法冷却。
(6)热源隔绝方法:
①用水隔热。一般有水幕、水箱、水凉亭等几种形式。
②用固体材料隔热。如利用石棉板、土砖等传热慢的材料制成隔热罩、挡板或筑成隔热墙。
③露天作业可搭工地凉棚遮挡太阳辐射热。
④通风降温。尽一切力量利用好自然风以后,再采用机械通风。如空调机、排气风扇、各种电风扇等。
(7)卫生保健措施
①预防性体检。凡患有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肝肾疾病、明显的贫血、急性传染病、重病恢复期及体弱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②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供应的各种饮料必须符合卫生标准,饮料一定要含有0.1-0.3%的食盐、糖精不超过0.08‰,饮料温度不宜太低,应保持在8-12℃为宜。
③加强巡回防治。医务人员在高温天气应加强现场巡回医疗,宣传防暑知识,及时发现和处理中暑者,积极开展防治工作。
④加强自我防护。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最好穿着白色工作服,备有防辐射的面罩;露天作业戴太阳帽,同时备有必要的防暑药品。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培训知识范文5
为落实厂内防暑降温工作,保障车间安全生产和作业人员身体健康。6月16日,宝冶钢构中原一厂组织车间班组作业人员开展了夏季高温施工安全教育防暑知识培训,现场作业人员70余人参加培训。
结合车间现场实际情况和季节施工特点,培训主要围绕夏季高温作业要点、安全用电用气、消防安全、个人防护、导致中暑的原因、中暑症状的辨识,预防中暑的措施和急救常识、饮食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让员工进一步熟练掌握现场急救知识。
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加强了员工对于高温中暑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丰富员工的夏季高温作业常识、为顺利度过高温作业时期和完成全年安全生产指标打下坚实基础。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培训知识范文6
为进一步落实防暑降温各项工作措施,切实做好夏季施工现场防暑降温工作,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确保施工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日前,中铁十六局铁运公司郑许项目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了防暑降温专项安全培训活动。
此次培训由项目安全总监楚园园主讲,结合日常作业环境情况,对中暑的认识,中暑的特点,防中暑的日常生活规律,和饮食注意事项,防暑降温药品的性能以及中暑后的急救相关知识,深入浅出的进行了讲解。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落实好防暑降温工作。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重点做好防中暑、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火灾工作;二是结合工作实际,根据气温状况,灵活调整外出工作时间,尽量避开最高气温时段进行作业,避免疲劳作业等措施,加强夏季劳动保护,办公室配备好防暑药品;三是加强劳动保护知识宣传,增强施工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宣传高温特征和危害、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及中暑的应急处置措施等相关知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此次培训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员工对防暑降温工作的认识,增强了应对夏季高温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全面落实高温安全防范措施,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培训知识范文7
预防中暑的措施:
1.大量饮水
在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的摄入,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如果需要在高温的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2~4杯凉开水(500~1000mL),水温不宜过高,饮水应少量多次,不要饮用含乙醇或大量糖分的饮料,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患者,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
2.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大量出汗将会导致体内盐分与矿物质的流失,高温天气尽量避免从事体力劳动或进行剧烈运动,如果不能避免,则要注意大量饮水(参照第1条)。
3.注意饮食及休息
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多吃水果蔬菜。但要注意,高温环境下人们更需要摄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
保证充足的睡眠,睡觉时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
4.穿着合适的衣服并涂抹防晒霜
在户外,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可佩戴宽帽檐的遮阳帽、太阳镜,并涂抹防晒霜。
5.仔细计划行程,避免高温外出
高温天气里应尽量避免外出,或避开正午时段外出,并尽量多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避免太阳直晒。
6.待在凉爽的环境里
高温天气里应尽量在室内活动,如条件允许,应开启空调,或借助商场、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避暑。
7.结伴而行,互相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