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鼓励患者活动。
6.患者教育。
73.试述压疮的分期及临床表现。
答:第一期:癖血红润期。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短时间内不见消退。第二期:炎性浸润期。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硬结,皮肤因水肿变薄,可出现水疤,极易破溃。第三期:浅度溃疡期。表皮水疤逐渐扩大、破溃,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第四期: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侵人真皮下层和肌肉层,脓性分泌物多,坏死组织发黑,可深达骨面,易引起全身感染。
74.控制压疮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1.保护创面,防止感染。
2.排除脓液,控制感染。
3.去腐生肌,促进愈合。
4.营养指导,增加免疫。
5.环境适宜,情绪良好。
75.铺床的关键注意点有哪些?
答:1.在进行治疗、换药或进餐时暂停铺床。
2.铺床前要检查床的各部位有无损坏,以保证安全。
3.被服有破损、污渍应及时更换。
4.操作中应用节力原理,动作要轻巧、稳重、熟练。
5.操作要按序进行,避免左右移动,缩短铺床时间。
6.整个床单位应舒适、平整、美观。
7.铺床完毕应同时整理周围环境,以保持病室清洁整齐。
76.为卧床患者更换床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注意患者安全,体位舒适保暖。
2.注意节力。
3.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77.帮助患者更换卧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不可拖拉,以免损伤皮肤,两人操作时动作应协调轻稳。
2.压疮患者翻身时,应密切观察病晴及皮肤受压清况,记录翻身卡,做好交班。
3.患者身上如有导管者,翻身应妥当,翻身后检查,保持导管通畅。
4.手术后患者翻身应检查敷料情况,防止脱落,必要时先更换敷料,再行翻身。颅脑手术后,头部只能卧于健侧或平卧。各种牵引翻身时不可放松。石膏固定或有伤口部位,放置要适当,防止受压。
78.半坐卧位操作要点有哪些?
答:1.床头摇高30°一50°,摇起膝下支架。
2.如无摇床可将患者上半身抬高,床头垫褥下放靠背架,下肢屈膝,垫枕于下,床尾
置软垫,必要时臀部置气圈。
3.放平床时,先放床尾,后放床头。
79.端坐位、头低足高位、头高足低位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答:1.端坐位:适用于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哮喘发作的患者。
2.头低足高位:适用肺部分泌物引流,十二指肠引流,胎膜早破,下肢骨折牵引等。
3.头高足低位:适用于颈椎骨折患者以及颅骨牵引、脑水肿患者、颅脑手术患者。
80.去枕仰卧位、中凹位、半坐卧位的目的是什么?
答:1.去枕仰卧位:用于全身麻醉未清醒或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可防止呕吐物流人气管,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用于脊椎麻醉或脊椎腔穿刺后患者,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2.中凹位:抬高头胸部10度~20度,抬高下肢20度~30度,适用于体克患者,保持气道通畅,改善缺氧症状,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排血量。
3.半坐卧位:适用于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患者,可减少局部出血;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利用重力作用,使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癖血和心脏负担;心肺疾病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使隔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减轻腔内脏器对心肺压力,改善呼吸困难;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使腹腔渗出液流人盆腔,促使感染局限;腹部手术后患者,减少腹部切口张力,缓解疼痛,有利伤口愈合;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者使其逐渐适应体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