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教学建议中指出,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
A、起始阶段B、观察、实验阶段
C、结束之前D、搜集、整理信息阶段
6、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
A、搜集资料B、观察、实验C、表达与交流D、思考行动计划
7、下列目标中属于科学探究目标的是:()
A、保持与发展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B、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C、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
D、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三、论述题:(共6分)
为什么说“低估儿童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
第二部分:学科专业知识及实验设计(共70分)
一、填空题:(共24分,每空1分)
1.热在固体中是以()的方式传递的,热在液体与气体中是以()的方式传递的,太阳光的热主要是以()方式传递到地球上来的。
2.()、()、()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3.()是血液在全身中循环时所经过的管状构造,它遍布在人的全身,分为()、()、()。
4.呼吸是生物体吸取(),呼出()的过程。
5、当压缩或拉长弹簧时,弹簧产生一种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
6、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很多,其中主要有()、()、()、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
7.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成。
8.生物体都是由()构成的,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实际上就是()生长发育的过程。
9.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物质;另一类是()的变化。
二、选择题:(8分)
1.利用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在光屏上只能成缩小的像B、在光屏上只能成放大的像
C、在光屏上既能成缩小的像,又能成放大的像,还能成等大的像
2、摆的快慢与()有关。
A、摆的角度B、摆的重量C、摆绳的长度
3、()是费力杠杆。
A、钳子B、钓鱼竿
4、“一棵树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是生物界的()现象。
A、遗传B、变异C、发育
5.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6、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
7、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B、先看后尝再闻C、先尝后看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