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报告内容及时限。
在同一班级(相邻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时;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班主任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向学校主要领导上报相关信息,为各级在第一时间内逐级上报打开安全通道。
2.报告方式。当出现符合上述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应当以最快捷的方式在第一时间内报告中心校及当地传染病防治部门。
3.疫情处理。
各班要积极配合学校领导对本校发生的传染病疫情进行调查和处理,做好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保证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小学传染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7
为了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根据省、市、区有关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将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形成工作常规,特制定此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传染病防控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班主任及各位任课教师
二、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措施
1、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责任部门: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2、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及家长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如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学校网站、QQ平台、飞信等。(责任人:校医、班主任)
3、认真开展好环境卫生及班级的消毒工作,(责任人:总务处、校医、班主任)。
4、按规定有计划地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5、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坚持每日锻炼,保证户外活动时间。(责任人:体育老师、班主任)
6、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责任人:总务处)。
7、做好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责任人:校医)
三、坚持晨检制度,畅通报告渠道
1、班主任每日对本班学生进行晨检,在检查家长签字记录的同时,对有传染病特征的疑似患儿要立即向医务室进行报告并通知家长,同时及时将学生送医务室隔离或送往医院。班主任对每日的晨检情况及时汇总进行记录并上报至医务室。
2、校医每天汇总各班情况,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立即上报:流脑和麻疹出现一例要上报;一个班级一周内出现两例水痘、腮腺炎、风疹的要上报;四月份手足口病一个班级一周出现两例要上报并停课;其他流行病2-4例要报告。对于生病缺勤的学生第一时间了解生病的原因、摸清病情,确属流行病并需上报的的,口头上报至区疾控中心和区教体局安全科。
四、应急处理办法
当发现传染病疫情时,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向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成员报告,并与校医一起将患儿隔离或送往医院,由有关人员同时通知家长。对可能的传染源进行有针对性的灭菌消毒工作。
五、跟进管理
1、学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要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并建立档案,迅速切断感染源,防止疫情扩散。
2、对住院治疗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跟进,了解病情,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作好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3、当患者病愈要求返校时,需向学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并出示医院证明,经学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同意后方可回校。
小学传染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8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防止传染病在学校内暴发流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由学校负责人朱相军为组长,刘懋为副组长,其他各位老师及各班主任为组成成员。报告员由高丽兼任。
学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①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的要求,制定本学校的工作预案;
②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责任制度,并将责任分解到班级,落实到教师;
③制定学校晨检制度、“零”报告制度、专人负责联系制度、24小时电话畅通制度,并检查督促本校各年级落实情况。
④开展对学校师生的卫生宣传教育;
⑤建立每日学生缺课登记制度,查明学生缺课的原因;
⑥及时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对有传染性疾病症状的学生,及时督促到村卫生室就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⑦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传染性疾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的隔离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