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
2、〔一〕语文教材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二〕语文教材应该符合儿童心理和语言开展的规律;
〔三〕语文教材应注重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四〕语文教材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五〕语文教材应该为师生留有足够的空间;
〔六〕语文教材应该有好的创意。
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测试题
一、填空题。〔60分,每空1分〕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
文课程的根本特点。
2.语文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3.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4.〔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根底,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建议先认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逐步开展识字写字能力。
5.第一学段要求掌握汉字的〔根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那么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6.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7.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8.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9.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10.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11.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抗(抄袭)行为。
12.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的过程。
13.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那么、要领的方式。
14.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根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15.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根底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
1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根底,要防止矫情做作。
17.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18.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
19.考察口语交际水平的根本工程可以有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
论等。
一、填空题。(60分,每空1分)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3.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4.(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建议先认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
5.第一学段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6.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7.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