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2023高考语文押题作文8篇
大小:28.83KB 4页 发布时间: 2023-05-29 10:37:42 12.58k 11.79k

高考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2023高考语文押题作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2023高考语文押题作文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有人说,劳动让人“吃苦”。《插秧歌》描绘一家四口农忙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表现出农事的辛苦与繁忙;“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晚上下班后,也会“感到有些支持不住,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

也有人说,劳动孕育着美。劳动时,人与环境融为一体、自然和谐,既展示者劳作体态的优美,又使劳动者浑然忘我,获得了纯粹的审美体验……

劳动之“苦”与劳动之“美”之间似乎是矛盾的,对此,你的看法如何?或请你结合社会生活和自己的人生体验加以阐述,写一篇议论文;或请你用自己的经历或见闻来展现你的思考,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以劳动为荣,享受劳动的美

千百年来,人类用自己的劳动来改造世界,创造财富,改善生活。从上古时期开始,劳动的重要性就从没被忽视过。劳动带来的是“稻花香里说丰年”,保证的是农耕大国的正常运转,是小农经济社会稳定。而到了今天,劳动依然是个人发展、国家兴盛之源。

劳动何其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些都是“秋收万颗子”背后付出的艰辛劳动。“种豆南山下”的诗情画意是充满乐观的滤镜,而事实往往是“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无奈与辛劳。

劳动既苦,为何还要坚持?“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劳动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的充盈丰富,更是精神的满足。热爱芳动的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便不在意苦与累。

芳动何其美。“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反复吟唱的是对辛勤劳作的礼赞,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是虽然疲惫但又多么充实的生活。劳动给人带来美好的生活,就是给人带来对未来的希望。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劳动是生活的基础。劳动也是文化和文明发展的基础。以劳动为荣,便能乐在其中,享受其中的美。

现代社会,劳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我们不需要日日起早贪黑,不需要每天挥汗如雨,现代科技的发达让人们不必再坚持辛苦的耕作。但是时代的新任务井不径松,机遇和风险并存的今天,是另一种艰苦。所幸,劳动精神从没有改变。在今天,热爱劳动的精神仍然鼓舞着我们不断开拓进取。“天眼”观天、“嫦娥”探月、“夸父”逐日,都是无数伟大的劳动者辛勤劳动,创造发明的结晶。斗转星移,不曾消逝的是芳动的精神,沧海桑田,不曾变化的是美德的传承。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推动时代的发展,纵使过程千般苦,必有成就回甘来。

芳动何其苦,劳动何其美,当代青年应不惧芳动之苦,以勤勉修身,以劳动为荣,方能苦尽甘来,乐在其中,享受劳动之美。

2023高考语文押题作文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五千年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汉语,许多表达赞赏的语句都成为经典。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而今,这些语句又有了鲜活的网络流行语:“西湖,绝绝子”“哇真帅,YYDS”“荔枝真好吃,你懂的”。

最近,一些网络流行语被几个中学生翻译成古诗文,获赞无数。诸如:“也是醉了”译为“行迈靡靡,中心如醉”;“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译为“一言难尽意,三令做五申”;“每天都被自己帅到睡不着”译为“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夜不眠”。

这些现象对比鲜明,耐人寻味。网络时代应如何更好地表达?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雅俗共赏的语言,百花齐放的文化

官宣、锦鲤、佛系、土味情话、燃烧我的卡路里等网络流行语,成为年轻人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这样的表达虽被认为简单粗暴,但却显得更直接、更准确、更有效。因这些语言独具特色的表现力与巨大的生命力,倍受青年人的喜爱,成为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高雅与通俗可以共生共存,并行不悖。

西方哲人有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雅言经典、规范,网络流行语虽有些简单粗暴,但直接、更准确。当一种语言能在瞬间风靡于世,表明它一定具有一种野蛮生长的强大生命力。网络流行语生动风趣、富有人情味,而语言的另类发展,也体现了观念的更新、时代的发展。“佛系”是网络流行语之一,用来指安然自适、随遇而安、凡事不愿计较的状态,并衍生出如“佛系青年”“佛系生活”等词汇,体现了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与社会文明进步的背景下,青年对自我认识的回归。“土味情话”原本是指直白的、因缺乏文学修饰而带着“土味”的爱情告白,却在网友的戏仿中,慢慢带上了幽默意味,颇具表现力。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渴望通过努力奋斗取得成功,争取“C位”,从而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拼搏进取的激情活力,而“燃烧我的卡路里”正是这种激情活力的青春表达。这些网络流行语,彰显着人们更加积极的心态与更加轻松、向上的活力。

雅言和网络流行语并非矛盾体。

语言在演进过程中,有的产生,有的消亡,这一过程伴随着文明的演进历程。没有生命力的语言会自行消亡,富有活力的词语也会流行开来。对于网络用语的流行,我们不必大惊小怪,大加挞伐。就像当年的少女会成为饱经沧桑的老妇人一样,我们奉为经典的东西,当年不也曾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吗?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广为传颂,他的影响力在当年空前地达到了“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境地。所以,我们应该捍卫雅言,也应该接纳富有生命力的网络语言。

如果我们抱定非经典语言不用的宗旨,就会陷入狭隘的境地,不利于精神的丰富与滋养。不如放开心胸,在接纳传统经典语言的同时,也吸收鲜活的网络语言,以海纳百川的姿态,用雅俗共赏的语言,呈现百花齐放的灿烂文化。当然,网络语言稂莠不齐,流行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要学会鉴别,不可全盘接受,犹如鲁迅《拿来主义》中的对待一所大宅子的方法一样。“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拿来主义精神运用到语言的借鉴与运用中。

今天,网络流行语大行其道,国学班遍地开花,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并不矛盾,就让他们共生共存,百花齐放吧。

2023高考语文押题作文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教育伴随着一个孩子成长的各个时期,就占比而言,学校教育占比30%,社会教育占比20%,而家庭教育占比达到50%。由此看来,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亲子陪伴关乎孩子的一生,父母如何给孩子进行高质量的陪伴,影响孩子未来发展。在孩子成长的任何一个阶段,父母的缺位都极其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健全心理的建立。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给《教育月刊》的《育儿经》栏目写一篇稿件。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优秀范文】:

用心陪伴,给孩子有质量的爱

著名校长李镇西说过:学校教育非常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可见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一个人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再到成就一番事业,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参与。作为父母,应当用心陪伴,给孩子有质量的爱。

用心陪伴,正确引导。奥巴马说过:“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但我要做一辈子的好父亲。”他最骄傲的一件事是,在长达21个月的总统选战中,没有缺席过一次女儿的家长会。家庭教育的点点滴滴滋润,来自于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家庭教育来自于父母的陪伴。孩子的良好品质,不是从书上学来的,而是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的言行,决定孩子的未来;孩子的行为习惯,是根植于日复一日对父母的模仿与学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用心陪伴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缺席陪伴,遗憾终生。陪伴孩子时间的多少,决定着孩子是否愿意跟你在一起,以及你对他的影响力的大小。但依然很多家长忽视陪伴。很多人会问:天天都说陪孩子,可如果我不去挣钱,拿什么养孩子?比起陪伴,有人觉得挣钱更重要,因为有了钱才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弥补缺失的教育。然而,孩子对于父母教育的渴求,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在去年的《开学第一课》上,董卿说过:“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挣钱,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长大了,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都敌不过他败家一年。”成长只有一次,教育无法重来,父母千万不要缺席陪伴,给孩子留下终生的遗憾。

陪伴要质量,付出需适当。一对双胞胎兄弟被保送清华,然后进入中科院,一起读完博士。双胞胎出身寒门,父母一直打工供孩子读书,虽然生活清贫,可父母从来没落下过对孩子的陪伴与教育。两兄弟不但有父母的督促陪伴,而且会在父母引导下帮助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全家人一起努力的日子,父母本身的勤劳以及积极的生活的态度,无形中深深地影响到孩子,使得孩子也有了父母的优良品质,才有了以后出人头地的可能。所以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和金钱没有太大的关系,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和量力而行的付出,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

成为教练式父母,才是高质量的陪伴。高质量陪伴孩子的最佳打开方式是,父母真正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做到细致入微的观察理解孩子的感受,并懂得孩子言行背后的内心需求,参与其中,智慧引领孩子。在孩子需要父母的时候积极回应,让他知道自己一直被爱着,带给孩子长足的安全感和亲密感,有利于建立亲子依恋。要做到高质量的陪伴,掌握和孩子友好相处的沟通技巧,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的内心需求,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等卓越元素。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