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到数量适中,不能太多或太少。
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设计的问题要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问方式要有有效性。
好的提问方式应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提出一些能够与学生基础相适应并能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而不是迫不及待地直奔结果。
如果仅仅只要求回答是与否,浪费时间也没有效果,因此课堂提问不在数量,而在提问的思维含量。
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活跃课堂气氛、启发思维、发展智力。
3、问题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
提的问题从易到难,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课堂不是少数人的“专业户”和“地盘”。
其实一些后进生更期待老师更在课堂上给他们成功的机会和表现,更希望老师给予关心和鼓励。
如果长期对这些后进生不管不问,这些学生的心理就会意会课堂没有他们参与的机会,他们再积极也没了,自然就会在开小差,甚至会给他们蒙上心理阴影。
有时是老师在给这些学生创造厌学的机会啊。
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务必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去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问题意识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举措。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
进一步说,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
创新素质中最基本的态度之一就是质疑,最基本的精神之一就是批判。
好奇、质疑是儿童的天性,是孕育探索未知世界的摇篮。
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要系统训练,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励他们敢想、敢问,发挥创造的潜能。
语文教学怎样走出没有问题的误区呢笔者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放手去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
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
其次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
不应该带有“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
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
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
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
以前我们经常谈论的是:“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而如今我们应该思考”学生提不出问题该怎么办“了。
【五】、关注学习过程。
注重过程评价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
教学中,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即使学生的回答或解决问题的结果与正确答案不符,也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再做评价。
对于那些在探索过程中专心致志、乐此不疲的学生和善于动脑筋、勇于创新的学生,即使最终的探究结果不尽如人意,也要充分地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喜欢自己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婉转地提出他们存在的不足,以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
我们不仅要注重“结果评价”,更要注重“过程评价”。
优秀的教师应当首先注意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以此推动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全面了解学生,吃透教材,对课上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均要估计一下,哪个问题多数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个问题需要发挥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安排是否进行小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