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文言文阅读《贞观政要。卷二。论求谏》选段中提到了孔子的一段话:“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其实还有后半部分:“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是说史鱼无论何时都像箭一样直,蘧伯玉则在邦无道时隐退藏身了。可见,史鱼和蘧伯玉虽然都得到了孔子的称赞,却表现出“直”和“卷”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优秀范文】:
直道卷怀处世有法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君臣之间,直道卷怀,直道是道,卷怀亦是道矣。古往今来,忠臣贤士,矢志不渝,舍我为国,直卷之间,诸葛亮、魏征等人尽显忠君爱国之志,李斯、王安石等人尽显敢于担当之勇;屈原、苏武等人尽显英雄壮志之节。
才子矢志不渝,君子立德守正。
屈原的直道犹如清白浩荡的深潭,熊跑龙吟之间诉说着他无尽的直道衷肠。世俗奸佞之人的诋毁污蔑,并没有丝毫撼动屈原的直道之心,香草美人是对他们的有力还击,心有所向,直道便无畏千难万险!哪怕最后成为了一名殉道者也毫无怨悔之意,宁溘死流亡,不忍为此态,矢志不渝是屈原对世人直道的最后告白。
苏武牧羊北海,雪履餐于北海。十九年里,两度以死明志,为保民族气节与正道,不忘初心,他一人坚守在那里,即使风餐露宿、旄节尽落,但大汉的气节不可丢,威武之躯、丈夫之志屹立不倒,这是苏武用以身示范换来的对直道的宣言。
忠臣贤士之力,人才济济之盛。
贞观的贤人才子们为贞观盛世直道卷怀,房谋杜断,以人为镜的魏征等忠良辅弼,换来了人君身安,大唐国宁的华美乐章。魏征曾以十思谏太宗,可谓是直道的典范。如果将历史的指针指向秦王下达“逐客令”时,李斯又做了什么呢?“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在直道卷怀之间,游刃有余,最终秦王打开城门,迎回六国外客,李斯这场先卷怀后直道的战役赢得了秦王和未来,他《谏逐客书》中细数外客之贤能,昔日先王任贤举能,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利弊要害。
李斯的直道卷怀,不仅自保安然,还令六国外客们得以保全,重归其位,更让秦王和国家及时止损,救己于患难之刻,救客于驱逐之时,救国于危难之际。
直道治国安邦,卷怀亦可行之。
在李密的《陈情表》中拜表乞求陛下,乌鸟私情,报养刘之恩,尽节日长,陨首结草以还。卷怀中不仅流露着对祖母的牵挂与孝顺,还有对君主的坦诚相待,直言相告,这是李密卷怀的倾诉。
在陶潜将芜的田园中,我们看到了卷怀中释怀与淡泊,自以身为形役,误入尘网的羁绊,归隐后为世人开创了田园诗派,这是陶渊明的卷还独奏。
吾华夏文人骚客数不胜数,古今贤臣名士更是灿若星辰,历史的长河亘古不息,直道卷怀皆是道,此道有忠君爱国之志,悼屈原思苏武;此道有孝亲乐水之情,见李密忆陶潜;此道有雄韬武略之谋,叹李斯敬魏征。
吾辈感怀先贤之志,愿吾辈亦能承此道,直道卷怀扬国威!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为孔子的一段话,前面对史鱼进行称赞,称赞他无论邦是否有道,他都如箭一样直;后面称赞蘧伯玉,称赞他邦有道之时能出仕,而邦无道则隐退。但二人的处世态度不同,史鱼为“直”,而蘧伯玉为“卷”。
所谓“直”,就是指无论国家处于何种状态,都能表现出对国家忠诚,并且敢于直谏,能够毫无保留地为国效力。比如我们能想到学过的课文中矢志不渝、忠君爱国的屈原,他在《离骚》自述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司马迁也在《屈原列传》中为他悲叹,这样一个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可与日月争光之人就这样长眠于汨罗江底。屈原志洁行廉,死而不容的气节正是“直”的真实写照。苏武是“直”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他十九年在匈奴牧羊,雪履餐于北海,为保民族大义宁死不屈,然而张胜、卫律、李陵三人的沦陷,更坚定了苏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决心。
“卷”则是指有所选择,只有国君为明君,国家处于清明之世时,才会贡献自己的才华,才会出来做官。比如陶渊明卷怀之代表人物,山水田园之间,误入尘网之中,三十年不长,归去来兮卷怀人。在官八十余日,自免去职,怅然慷慨间深愧平生之志,然世与我而相违,委心任去留矣!倘若有朝一日,您能在今朝,恐怕田园诗就要由他人取代,此界非樊笼,尽展平生志。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处在一个和平时代,生在一个国泰民安的盛世国家,因此不存在“无道”之说,因此说,我们都需要积极入世,都需要为国家做贡献,任何的“卷”或“躺平”都是不正确的。青年人,只能是积极拼搏,努力进取才是正道。
写作时,可以在主体部分列举古往今年的一些事例,第一个分论点重点论述,能够为国奉献一切,直道而行者;第二个分论点,可以论述那些直道卷怀者;第三个分论点,可以论述那些“卷怀”者。
立意:
1.正道直行为君子之道。
2.君子临大节志不可夺。
3.邦有道则仕,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2023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汇总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陈独秀先生的《敬告青年》一文发表于1915年9月,是他为自己主编的《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所写的发刊词。文中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强调青年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并就此对青年提出六条希望: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先生所处的时代黑暗动荡,百弊丛生。而如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那么先生当时对青年提出的六条希望在当代是否仍有意义?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条论述。
要求:透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场佳作】
“退隐”非吾志“进取”摘星辰
陈独秀先生的《新青年》发刊词强调青年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对当时青年提出的六条希望在当代仍有重大意义。先生所处的时代“黑暗动荡,百弊丛生”,但他依然能扛起民族觉醒的大旗,号召青年为社会做贡献。如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作为当代青年,不能“退隐”而坐享富贵,应当积极“进取”,共创祖国美好未来。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阻挡不了仲尼周游列国的脚步,大有可为的时代,当代青年又怎能选择“退隐”?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是后人对孔子的评价。然而孔子所处的时代“凤鸟不至,河不出图”,但他没有选择“知其不可而不为”的退隐,而是选择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周游列国。虽屡屡碰壁,但他没有退缩,毅然选择授徒讲学,著书立说,让儒家思想根植于中华文化血脉。他向世人树立了榜样,如果在“累累如丧家之犬中”他选择退隐,怎能有如今仁政思想的光芒!当今的时代是大有可为的时代,作为当代青年又怎能选择“退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