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其他文档
2023年中考作文押题素材8篇
大小:33.29KB 6页 发布时间: 2023-06-07 10:51:10 17.29k 16.92k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按照时间顺序,列举了一些从近代、到现代、到当代的“好故事”。这其中,革命先驱李大钊、县委书记焦裕禄、雷锋、战斗英雄张富清、最美逆行者等人的“好故事”,体现了他们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公而忘私、不惧辛劳、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而“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则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不被困难打倒、积极乐观的个人意志。对此,材料第二段在总结这些“好故事”的意义之后,则围绕其展现了聆听者、传播者、创作者这三种不同的角色。其中,聆听者意味着我们以旁观者姿态去看待他人的好故事;传播者则说明我们不仅仅只是旁观,而是能通过自己的言行将之发扬光大;创作者则说明,我们是切身处地地去践行这些精神品格。

试题要求思考我们这些新时代青年会在“好故事”中承担起怎样的角色。对此,可以认为自己应当创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担当继承前辈精神,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也可以认为自己可以做那个甘愿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甘于平凡,积极做好自己的小事,不好高骛远。当然,也可以说,今日之我辈,虽然未必都有能力和机遇去创造一个个好故事,但仍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宣扬、传播,使好故事中的好精神光照千古。

立意:

1.讲好好故事,我辈青年义不容辞。

2.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好故事,每个时代都需要讲故事的人。

3.不能讲出好故事,我们也可以听好好故事。

2023年中考作文押题素材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唐朝宰相韩混曾担任三吴长官,对于任用的幕僚都能根据才干安排适当的职务。有一次,他在家中接待一个前来求职的年轻人,此人看上去不善言谈、不懂世故,脾气还有些古怪。一旁的介绍人感到非常尴尬,觉得这个年轻人不会被看中。不料,韩混却留下了这个年轻人。因为韩混从这个年轻人不通人情世故的短处中,看到了他铁面无私、刚直不阿的长处,于是任命他为“监库门”。年轻人上任后,果然不出其所料,恪尽职守,库亏之事极少发生。冯梦龙在《智囊》中点评:“用人如韩混,天下无弃才,无废事矣。”

以上内容对你有何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识人是基础,用人是根本

用人当如韩混,天下无弃才,无废事矣。诚然,人才能尽其才,贵在“知人”。知,即了解、理解、支持、懂得;知人,即了解人、理解人、支持人、懂得人,最后赢得人。知人,才能更好地用人,才能有效避免用人失察。知人需要智慧。

但是,人才能尽其才,更贵在用人。

古人说:“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这就告诫我们,有了贤才,我们要识贤才,更要用贤才,给贤才委以专职。识才是基础,是条件,用才则是目的,是结果。

用人者需拥有一双慧眼。这双慧眼具有全面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准确的判断力,能发现人的长处与短处,能辨别贤才与庸才。为此,用人者要学会“下沉”,防止官僚主义,不能求全责备。就如刘邦之用韩信,刘邦不因为韩信出身寒门,从小寄食,曾受胯下之辱而轻视他、漠视他,相反,刘邦通过听取韩信对楚汉双方形势的分析,敏锐地发现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立即采纳了韩信的建议。可惜的是,也许因为出身,也许因为自负,项羽没有刘邦那双善于识人的慧眼。尽管韩信投奔刘邦之前追随的是项羽,也曾多次向项羽建言献策,但项羽都拒绝采纳,导致韩信、陈平等优秀人才另择明主,图谋发展。打败项羽的是项羽自己,并不是刘邦、韩信。项羽用人的短视与愚蠢恰恰说明刘邦用人的高远与聪明。

用人者还要克服唯我独尊的思想,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博大胸怀,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最好的机会,提供最好的平台,正确处理舍与得。刘邦虚心纳谏,礼待韩信。他先后拜韩信为大将军、相国,立韩信为齐王,职位的提升、平台的变化表明了和谐的君臣关系,也为韩信大展锋芒提供了最好的条件。相比之下,项羽对下属虽慈爱,但吝于给平台、给机会,项羽给予韩信的是低微的官职,安排韩信的工作是管理粮草、军饷。要知道,机会和平台深深影响人才的发展和人才创造的价值,就像雄鹰翱翔于蓝天,韩信只有统率千军万马才尽显英雄本色。

知人善任者赢人心,得天下,事业蒸蒸日上。韩混如是,我们亦如是。

我们生活在一个继往开来的伟大时代。时代呼唤人才。未来的竞争,从本质上说,就是人才的竞争。身为用人和被用的我们,都要努力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善于发现人才,更要善于使用人才。知人善任,人尽其才,让人才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征途大放光芒,尽显风采!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记叙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涉及两个人,韩混和求职的年轻人:前来求职的年轻人缺点明显,但仍被韩混发现优点,并安排适当的工作。由此分析,文章要讨论的是韩混的知人善用、任人唯贤,注重细节、善于观察等方面。

对此,写作时,可以围绕慧眼识人才,大度举荐人才等角度去展开。首先可以论述其重要性,比如借助伯乐识别千里马;武则天赞叹政敌骆宾王的才华横溢;梁启超为国学院推荐陈寅恪;贺知章推荐李白给唐玄宗等例子加以辅助。而对于如何发现人才,则可结合材料中善于观察、注重细节等方法去展开。最后,则可说明,古人的“用人之道”,对当今我国社会的发展仍具有启示意义。然后,结合当今社会发展来谈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如何“待人”,如何“用人”,如尊重人才,尽可能敞开进贤之门,让有真才实学者脱颖而出,还要放手使用,给他们创造一展所长的舞台等。

立意:

1.识才有术,务得其道。

2.用人之长,不求全备。

3.发现才干,知人善用。

4.善于观察,发现优点。

2023年中考作文押题素材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大戴礼记》中有曾子“君子不先人以恶,不疑人以不信”的话,意思是君子不事先以恶意臆测别人,不用不信任的眼光猜忌别人。明代刘基《郁离子》中也有“善疑人者,人亦疑之;善防人者,人亦防之”的话,意思是喜欢猜忌别人的,别人也会猜忌他;喜欢对别人存有戒心的,别人对他也会存有戒心。

以上内容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用信任架起心灵的桥梁

花朵因为有春天的信任,才绽放得争奇斗艳;高山因为有大地的信任,才屹立得巍峨壮观;小溪因为有大海的信任,才获得广阔的生命。人与人之间因为有了信任,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曾子曾言“君子不先人以恶,不疑人以不信”,而现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却亮起了“黄灯”,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醒。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5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