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其他80%以上ITP病人PAIg(多为PAIgG)和血小板相关补体(PAC3)增高,缓解期可恢复正常。
7、E
8、B
【解析】消化性溃疡的确诊检查为胃镜检查,X线龛影是诊断的重要依据,采用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复查时做C试验。
9、C
【解析】①意识丧失或伴短暂抽搐;②心音、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③呼吸断续或停止;④瞳孔散大;⑤皮肤苍白或发绀。其中早而可靠的临床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最有助于确诊的临床表现是心音消失。故选C。解题关键:心音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晕厥,抽搐,昏迷状态。呼吸断续停止;瞳孔散大考虑心脏驟停。
10、B
【解析】【考点】消化性溃疡并发症【精析】幽门梗阻的患者,常有上腹部胀痛、胀满、嗳气和反酸,尤其在饭后更明显;而呕吐则多在夜间发生,可以吐出隔日或隔夜的食物残渣,且有酸腐味,一般无胆汁。呕吐量可以很大,甚至一次可以达1L以上。呕吐后腹胀和腹痛可以减轻或暂时缓解,但这些症状可以反复出现。【避错】本题各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易混淆,A胃炎以嗳气反酸为主,一般不伴有呕吐;C以饭后痛为主,其余与胃炎相似,一般不伴有呕吐;D胆石症以疼痛、发热、黄疸三联征为主,呕吐不明显;E肝炎以厌油恶心为主,呕吐不明显;B幽门梗阻因幽门阻塞,呕吐大量隔夜宿食,故本题选B。
11、A
【解析】【考点】COPD护理常规【精析】此患者痰液不易咳出,闻及痰鸣音,伴喘息表示患者呼吸道内有大量痰液,影响患者呼吸,应该清理。清理呼吸道无效是指个体处于无法通过自主有效的咳嗽清理呼吸道中分泌物或阻塞物,以使呼吸道通畅的状态。故可做出此项诊断。对于不能自主咳痰的患者可以翻身拍背,吸痰,以解除痰液阻塞,改善通气功能,故本题选A。【避错】本题易错选B,气体交换受损与气道堵塞、通气不足有关;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分泌物增多而黏稠、无效咳嗽有关,本题诊断清理呼吸道无效更贴切,故选A。
12、E
13、B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根据病情演变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及后遗症4个时期,故排除C。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主要表现为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多汗等,因汗液刺激头部,常摇头擦枕致枕后形成"枕秃",故B正确。激期除神经、精神症状外,有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和运动功能发育延迟等,故不选A。恢复期各项改变逐渐好转,故不选D。后遗症期仅有骨骼畸形,其余均正常,多见于2岁以上小儿,故不选E。解题关键: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主要表现为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多汗、"枕秃"等。
14、D
15、D
【解析】1.胃溃疡以反复发作的节律性上腹痛呈烧灼样或钝痛为临床特点,常伴有嗳气、反酸、灼热、嘈杂等感觉,甚至还有恶心、呕吐、呕血、便血。典型的胃溃疡疼痛表现为饱餐痛,疼痛在饭后半小时至2小时出现,至下次进餐前疼痛消失,进食后疼痛再次发作,形成进食-疼痛-缓解的规律。故选C。解题关键:胃溃疡--餐后痛;十二指肠溃疡--餐前痛。
2.纤维及电子胃、十二指肠镜不仅可清晰、直接观察胃、十二指肠黏膜变化及溃疡大小、形态,还可在直视下刷取细胞或钳取组织作病理检查。可对消化性溃疡作出准确诊断并可鉴别胃良、恶性溃疡。故选D。解题关键:胃镜和活组织检查可以对消化性溃疡作出准确诊断并可鉴别胃良、恶性溃疡。
3.①定期门诊复查。②全面治疗。③胃癌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因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胃癌治愈率的关键。应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大众的自我保健意识。④指导患者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习惯。⑤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故选D。解题关键: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胃癌治愈率的关键。
16、E
17、B
18、B
【解析】肾挫伤患者非手术治疗期间,需绝对卧床2周,防止过早活动引起再次出血。
19、A
20、B
【解析】倒无菌溶液时,瓶签朝向手心;不可以用无菌持物钳换药或消毒皮肤;使用无菌持物钳从无菌容器内夹取物品时,无菌持物钳不能触及容器内部及边缘;已打开的无菌包未用完,可在24小时内有效。
21、D
22、C
23、D
【解析】肾病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两类。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很复杂,有许多因素参与,如感染、自身免疫、药物、遗传、环境等。肾综发生的水肿主要与低蛋白血症所致血浆胶体渗透压明显下降有关。
24、C
【解析】幽门梗阻时,常出现呕吐,导致胃酸丢失,体内酸性物质损失过多,易发生代谢性碱中毒。故正确答案为C。
25、E
26、C
27、C
【解析】不规则热,指发热时体温波动的范围极不规则,持续时间也不一定,体温曲线毫无规律。体温常在38℃左右或波动于37~40℃之间。临床可见于多种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肺炎、肺结核、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白血病等,亦可见于药物或物理降温之干扰。一般无需急于降温,应查找发热的原因,再酌情处理。
28、D
【解析】消毒后的物品在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以免消毒剂刺激人体组织。
29、C
30、B
31、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