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年B、3个月C、半年
14、《传染病报告卡》应至少保留()
A、1年B、2年C、3年
15、非甲类管理的乙、丙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A、2h B、1h C、24h
16、对辖区内()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A、30岁B、50岁C、35岁
17、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A、2次B、3次C、1次
18、对于紧急转诊的慢性病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在()周内主动随访转诊状况。
A、1 B、3 C、2
19、社区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结合。
A、2次B、3次C、1次
20、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为代表的精神病。
A、抑郁症B、躁狂症C、精神分裂症
21、长期在农村居住没有参加新农合的人是否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A、是B、否
22、成年人正常血压值()范围是()
A、130/90毫米汞柱B、120/80毫米汞柱
C、110/80毫米汞柱
2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否实行属地管理服务()
A、是B、否
一、填空题:
1、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2、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3、农村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可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相结合。
4、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依据复诊状况,准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5、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留意爱惜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6、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7、健康教育中发放的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
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方案,保证其(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9、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价)。
10、健康教育要通俗易懂,并确保其(科学性)(时效性)。
11、新生儿出院(一周)后,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
12、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其次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13、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得到分娩医院转来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
1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妇联)(计生)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把握辖区内孕产妇人口信息。
15、每年进行(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健康询问指导和干预等。
16、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是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17、工作人员应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留在留观室观看(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