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结发】是刚成年,谓男二十岁,女年十五岁。(可联系“弱冠、及笄”)
【及笄】是女子十五岁(笄:jī,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表示成年了);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半百】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下寿、耳顺之年】是六十岁;
【古稀、中寿】是七十岁;
【耄(mào)耋(dié)、上寿】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花甲重开】指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指一百四十岁。
参考答案
1、A(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加冠礼,又称“弱冠”,而非18岁)。
2、C(“常同席坐”与我们现在的坐姿不同,因为有“席”,这表示其坐姿是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
3、C(《孔雀东南飞》的“六合”是指年月日天干地支都相适合,六合日就是良辰吉日。)
4、C(“察茂才”“举孝廉”是自下而上)
5、B(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6、D(“屯田”有军屯与民屯之分,以军屯为主。)
7、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8、A(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魏明帝太和年间”错误,应为“隋炀帝大业年间”)
9、D(博士:文中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0、D(《论语》不是“六经”)
11、B(“署”表示代理、暂任官职)
12、D(应为“纪传体)
13、D(弑:封建时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为“弑”。)
14、A(冠族指的是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
15、B(一个皇帝的年号可以有一个乃至多个。)
16、C(户籍应该是由户部掌管)
17、C(嫡长子继承制,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
18、B解析:解说有误,根据上文“孝敬皇帝未尝南面”应该是皇帝登基。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左右为区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普遍实行于各种礼仪之中。由于君主受臣子朝见时,南面而坐,左东右西,臣子北面而立,左西右东,朝臣依官位由尊至卑一字排开,若官位高者有东,卑者在西,则尊右贱左;反是,则尊左贱右。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由多民族、各地域的文化汇聚而成,“左”“右”孰尊,古今有别,情形各异。备考注意近代的以“左”为尊,主要是明清以来形成的。(解答这一类题目必须调动知识积累,同时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
19、A(“总角”指的是未成年时梳的发髻,不分男女。)
20、D(在手上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桎。)
21、C(从文章来看,此处的“国家”应是帝王别称,指皇上。)
22、D(宿儒是年老博学的读书人,宿指年老的,长期从事某种工作的。)
23、A(内艰指遭遇母亲丧事。)
24、D项错误在于“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而是被“预定”,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皇储、储君”。
25、C(“嗣”的本义是(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而不是最年长的儿子。)
26、A(“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错,在文中是官名。)